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 开云新闻中心 > 媒体通稿

开云网站科技信息范文10篇

  开云网站1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科技文献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是科技创新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是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2开拓新的网络服务模式通过网络信息资源重组集成、智能化信息检索、个性化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信息中介等全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可提高科技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和知识的增值效应,更好地为企业科技研发、经营管理等信息服务提供了信息服务网络服务平台。3信息集成实现资源共享构建科技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共享数据库、信息库、知识库,以数据库网上互联为基础建设信息仓库,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科技创新提供集成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4开展智能化信息检索服务利用智能化信息检索功能,进行信息内容深度检索,为科技信息需求者提供快捷、便利的信息检索服务。5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通过个性化信息服务,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获取信息与处理,为科技信息索取者缩减了检索中间环节过程,推进了科技研发创新,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

  科技信息工作可通过利用资源、人才优势,研究和把握信息用户的需求,找准信息服务突破口,发挥科技信息服务作用。1以企业自身科技信息建设发展为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收集、整理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以企业内部期刊、学术论坛、科技交流、网上专栏等各种形式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信息,以有效可行的信息服务得到企业管理决策者对科技信息工作的重视和支持。2以科研部门科研项目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开展工作,跟踪信息服务。3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重点,搜集、分析、整理各种信息,为企业提供竞争信息服务。4围绕自身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战略,及时收集、整理国内外各类科技战略信息、科技政策信息、科技前沿动态信息,将科技信息转变为科技信息服务。

  科技创新和信息服务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随着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企业对信息服务起到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更为重视。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可推动信息产业发展,进而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拓展了科技信息服务空间。

  科学发展需要科技创新来实现,科技创新与科技信息服务为互动关系。在企业的科技创新中对科技信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加强科技信息人才队伍建设,使科技信息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提高科技信息服务质量,从而促进了科技信息服务水平。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要想做好企业的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必须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体系,强化信息服务措施,并建立实用有效和满足实际需求的专业信息应用体系就日显重要。

  一个企业是否持续稳定的发展,跟企业各级领导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特别关注和支持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坚持以科技信息服务为基础,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为管理体系优化和创新提供新的途径,加快企业现代化管理进程。

  薄弱,信息技术发展更新、更快应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为企业提高工作时效、工作质量,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科技信息服务工作中还存在着阻碍发展的一些问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要切实提高科技信息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开创科技信息工作新局面,充分利用好企业自身优势,做好文献信息资源与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激活发展动力,拓展服务空间,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形成了一家一户的分散的小农经济,这是制约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成效的重要因素。日本农村也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但是日本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效率较高。完善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保障体系是提高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成效的重要条件。研究日本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保障体系的特点,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保障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日本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农村的通讯、广播、电视等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乡镇级以及地方综合农协在信息通讯设施建设方面发展迅速。日本农村除了有线电视和电话、报纸等媒体很普及外,计算机也很普及。日本农户购买微机可得到一定补助,政府所派的普及改良员除了教农民农业技术以外,还举办各类培训班,承担了面对农民的微机教学工作,促进了农村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日本农民获得信息的媒介渠道主要有以有线电视、计算机、传线种形式,适应于不同经济实力、人口密度、距离的不同地域。1994年,日本开始实施一项称为“高度信息化农村系统”的计划,直接服务于农民。目前,日本农林水产省正在制定一项名为“21世纪农林水产领域信息化战略”的计划,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大力充实农村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以建立发达的通信网络。

  日本政府很重视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化建设,平均每个县至少有一个与网络相关的农业信息中心。跨入21世纪后,日本积极实施农业IT战略,推进农业信息数字化,开发普及了气象、病虫害防治、农技、栽培等各类基础数据库。90年代初,日本建立了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全国联机网络,即电信电话公司的实时管理系统(DRESS),其大型电子计算机可收集、处理、贮存和传递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技术信息。每个县都设有DRESS分中心,可迅速得到有关信息,并随时交换信息。日本现在已将29个国立农业科研机构、381个地方农业研究机构及571个地方农业改良普及中心全部联网,其中,571个地方农业改良普及中心与农协或农户之间可以进行双向的网上咨询。

  法律先行,政策配套,资金扶持。日本政府公布了一系列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方面的法律,如2000年11月正式公布了“高度信息通讯网络社会形成基本法”(简称“IT基本法”),旨在通过建设高度信息化的通讯网络和公共服务体系,为实施农业领域的IT战略和加快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提供了法律保障。日本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村信息化的政策,如在农村尽快普及因特网,向农村开放提供国立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成果等信息。在资金方面也予以大力扶持,日本各地域的农村信息服务系统由政府投资。

  日本农民继续教育体系完备,包括民间研修教育机构、农林水产省农业大学校、就农准备校等,这些院校对提高农民信息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日本农业科研机构都承担了对农民进行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等信息素质培训的职能,政府每年在全国各地经常举办面向所有居民的网络与计算机培训班。

  加强我国农村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农村的通讯、广播、电视等信息传播的硬件设施。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如日本般在农村普及电脑及因特网尚不现实,但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经济条件及地域信息化水平的不同,形成以计算机、有线电视、广播、电话等为主的各种传播形式,是切实可行的。

  根据我国国情,在农村普及有线电视是个很有效的途径。很多农业类电视节目,本应是直接为农民服务的。可是由于条件所限,农民仅靠接收天线收看不到此类有线电视才能收到的节目。有线电视能不能通到农村,是农业科技信息能否有效传播到农民手中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农民买电脑,上宽带网络还只能是极少数富裕地区农民能办到的事,绝大多数地区农民尚难以接触,即便能去网吧,又因为缺少相应的计算机应用及网络知识而不能得到相关农业科技信息。报纸在农村的订阅率也很低,农民只有极少数是通过报纸来获得农业科技信息的。农民接触最多的传播媒体就是电视和广播,相比较而言,电视的受欢迎率又远胜过广播,因此,通过电视这一最有效最普及的媒体传播方式,把适用农业科技信息及时告知农民,是很有可行价值的。地方市县电视台由于技术及信息的限制,很难制作出较高水平的农业类电视节目,而有线电视中央七套及各省电视台的农村频道节目制作水平很高,信息来源较广,且有价值的新信息较多,问题在于农民接收不到。因此,解决问题的症结就在能否让有线电视深入农村,惠及农民,从而使一些优秀的农业类电视节目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扩大农民接触农业信息的视野,为农业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创造条件。

  目前,农村已能安装有线电视接收系统,但门坎较高,且收费不一致。据调查,豫北某县有线元;安装无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所收台比接有线还要多,机顶盒的价格是200元左右,年使用费是120元。豫东某县有线元;安装无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机顶盒的价格是400元左右,年使用费是100元。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农村的有力支撑;农民是,收入较低,因此,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尽量减免初装费及年使用费,并严格要求各地费用统一,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不使一些地方部门为了牟利,而随意提高费用,影响有线电视的普及率,从而影响农村科技信息的传播效率。

  借鉴日本的经验,充分重视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化建设。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大多掌握在各级政府主办的科研或普及机构手中,政府应协调这些机构间的数据库资源建设及联网,做好资源集成及共享工作,建立气象、病虫害防治、农技、栽培等各种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发展很快,专业性农业网站越来越多,要按照国家“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开云网站、资源共享”的信息化总方针,加快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化建设。统筹规划全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特别是县乡(镇)级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系统。我国可将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及各地农业推广中心全部联网,取经日本,建立我国的农业科技信息实时管理系统,设置大型计算机收集、处理、贮存和传递来自全国各地、各部门的农业科技信息。在各县乡设分中心,农业从业者可迅速得到有关信息,并随时交换信息。

  我国的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分散经营,他们需要政府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方面给予政策、法律、资金方面的支撑。借鉴日本的经验,制定一系列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政策,如信息标准化;农业科技信息免费提供;加强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农业科技信息人才的培养、待遇、培训政策;提高农民信息素质等一系列政策。同时,抓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相关法制、法规建设,结合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信息服务的实际情况,从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采集到、传播以及农业科技成果信息服务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出台一套完整的法律,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保证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信息服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改善我国农业通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

  农民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终端,农民信息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成效。我国农民素质普遍较低,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大力发展农民继续教育是提高农民信息素质的有效途径。以各级成人教育中心、农校、农业服务中心为基础,定期举办政府出资,农民免费的短期信息培训班,加强对农民的农业科技信息接收、咨询、计算机运用、网络查询等信息素质培训,提高农民利用信息的意识及查询信息、使用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能力。同时,加强农业信息化宣传,鼓励农民通过电话、计算机网络等向农业信息部门和专家进行各种信息咨询,或注意收看农业类有线电视节目,从中获取有价值的科技信息,尽快提高农民自觉利用信息、依靠信息、查询信息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效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紧扣中心,服务大局,自主创新,重点跨越”主题,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全市科技工作,提高科技工作显示度,树立科技部门良好形象,为xx科技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氛围。

  1、本地和上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及领导重要讲话、批示的贯彻落实情况;

  2、本地产业科技进步、企业科技进步、重点科技项目进展、重大科技成果及社会科技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重要动态;

  3、在科技创新中采取的新思路、新做法、新进展以及在推动科技进步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举措;

  继续办好《xx科技》,抓好xx科技商机网建设。同时,做好向市委办、市政府办、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等的信息报送,切实加强与《赣南日报》、xx电视台、xx人民广播电台、xx政府网、中国xx网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科技宣传作用。

  明确科技信息宣传工作目标和任务,将其完成情况纳入市局机关各科(局)及县(市、区)科技局工作绩效综合考核体系。

  1、目标任务。各县(市、区)科技局、市局机关各科(局)每月上报科技业务、政务信息2-4篇。

  2、工作考核。科技信息宣传工作实行月通报制度,由局信息中心负责统计,并在xx科技商机网或《xx科技》上公布。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单位及其相关领导,原则上不能参与本年度系统内评先评优。

  3、用稿支付稿酬。县(市、区)科技局、市局机关各科(局)所发信息稿件,在《xx科技》上刊登的,每篇支付稿酬30元。各县(市、区)科技局、市局机关各科(局)在完成信息宣传工作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方可兑现稿酬。

  4、设立科技信息宣传工作奖。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稿件采用多且质量高、社会反映好的单位和个人,在每年的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予以通报表彰。市局机关各科(局)在市委办、市政府办、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赣南日报》、《中国知识产权报》、《江西日报》、《科技日报》等相关单位刊物及新闻媒体采用的科技信息稿件,按稿酬1:1给予奖励。重大题材并对推进科技工作发挥重要作用的调研文章,给予200-500元奖励。与他人合作完成的信息稿件,按人员比例计奖。

  表彰奖励和稿酬由局科技信息宣传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意见,报局长办公会审定后执行。奖金由市科技局统筹安排。

  2、成立xx市科技局科技信息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由黄隆聚同志任组长,肖国平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肖国平同志兼任主任,李干洲、林浩、王彦超、李学华、崔健、龚民等同志为局机关科技信息宣传工作联络员。

  3、建立健全全市科技信息宣传网络。各县(市、区)科技局要明确一名局领导负责科技信息宣传工作,确定一名熟悉本区域、本部门业务,热心宣传报道工作的同志担任科技信息宣传通讯员。请各县(市、区)科技局于2009年7月10日前将分管领导和通讯员名单报市科技局办公室。

  4、市科技局办公室负责管理协调和指导全市科技信息与宣传工作,承担《xx科技》的编发;市科技局信息中心负责全市科技新闻宣传、科技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统计报送等任务,承担xx科技商机网的基础建设、运行维护和技术保障、局系统信息化培训等工作。

  1、单位和个人上报的科技宣传信息和稿件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确保质量,做到真实、准确、及时,严守职业道德,杜绝弄虚作假。如弄虚作假、信息失实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取消奖励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由于国家的政策性扶持及引导,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发展迅速,并逐渐渗透到科研活动中。从全国来看,当前绝大部分省份已建设并使用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江苏、福建、广东三省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整合的范围不断扩大,已扩展到应用程序与服务等方面,同时开云网站,也开始逐步注重人们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并通过各种信息资源联合体、互助协作等形式,统一购买电子文献资源,促进了研究所、图书馆的发展。但资源重复建设严重、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协调、数字图书馆标准不一、合作建设少等问题也越发突出,急需一个共建共享平台来解决目前的困境。

  1.2.1区域发展不同,导致其建设的不均衡经济发达的地区或省份,借助国家政策的支持,利用其底子厚、起步早、发展快、技术手段先进等有利条件,积极开展科技文献平台建设工作。比如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和清华大学等,对全国性的文献平台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加之这些平台的后期建设有资金支持,技术装备先进,服务条件好,他们的科技文献平台建设和服务走在全国前列。其他地区的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无法与其相比,其发展有一定的相对性和局限性,无论是建设情况还是使用情况,都有待提高。

  1.2.2共建共享协调机制不完善共享平台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处于各自为战状态,或者是非常松散的简单合作,仅仅靠一个合作协议和理事会章程等自我约束,没有强制性的义务也没有法理层的权利,导致科技信息资源的收藏分散、重复,难以形成服务的整体优势。

  1.2.3平台标准化水平、服务层次有待提高实现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就是平台标准化。但就目前的现状来说,标准化程度相当低,规范标准不一致,各平台从总体设计框架到具体实现的底层技术手段大相径庭,自建数据库五花八门,不具备和其他平台数据库互联的功能,制约了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

  2.1.1科技信息资源的高速增长目前每个资源中心的数据库少则几十个,多则几百个。随着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信息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资源中心需要向人们提供更多、更专业的学术资源信息。一些专业的资源商也开始提供一些更细致的学术信息,比如经济类、法律类、标准类、教育类、医药类等资源。越来越多的科技信息资源在检索利用过程中必然带来学术资源利用率低、检索效率低下等问题,这无论对于科技信息资源来讲还是资源中心情报服务来说都是一种效益浪费。受采集资源的专业局限性影响,无论是以上哪一类信息,没有一家资源商能够囊括它所关注的那一类资源的所有学术信息。因此,资源中心为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需要购买多家数据库提供商的资源。而信资源中心向人们展示这些资源的时候,因商家不同,其使用界面和检索方式均不相同,登录认证方式也不一样,所以不得不向人们分别提供这些信息,常见的方式就是在一个或多个页面里列出各个资源的链接和登录信息。人们在复杂繁多的科技资源中徘徊,要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资源往往需要熟悉各个不同的科技信息资源的检索方式、文献分类方式、检索结果设置等,要耗费精力时间却往往检索结果不尽如人意。

  2.1.2检索期望的日益提高现在的学术研究需要的不再是庞杂的文献的堆砌,而是精确的数据、事实的支持佐证。所以科研工作者在浩瀚的学术海洋里面寻找符合自己需求的文献资源越来越难。各资源中心所提供的科技信息资源之间互相独立,列表显示,需要人们分别登录访问,并在访问这些资源的时候,不得不点开一个个资源链接,登录,输入关键词后进行搜索,由于各资源系统界面不一样,搜索方式不一样,搜索的效率很低。另外,数据量快速膨胀,逐步由找不到内容变成找到的太多太杂,耗费几倍的时间用于查找。因此,人们对数据检索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在最快的时间内以最简单的检索方式找到自己的目标知识。随着学科交叉渗透的不断发展,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简单的检索文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学习与科研要求,人们需要从繁多的学术文献中找到关联,如何利用简单快捷的检索挖掘发现深层次的知识、整合文献内容从而爆发新的知识点才是未来学术发展的热点。

  2.1.3图书馆角色的升级与转变全新网络时代的来临使资源中心的服务理念、管理理念及相应的用户体验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在信息与知识日益丰富的今天,这种变化已在迅速影响着图书馆,不断推动图书馆向网络虚拟型图书馆方向发展,逐步实现了无缝的用户体验,允许人们互动参与、以论坛社区为基础的形式来设计程序、开源软件的应用等。

  资源中心可以通过各种信息资源联合体、互助协作等形式,统一购买电子文献资源,促进各资源中心的协调发展。但资源重复建设严重、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协调、数字图书馆标准不一、合作建设少等问题也越发突出,急需一个共建共享平台来解决目前的困境。共享平台的建设以CAILS的设计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基础,构建辐射的共建共享运行机制和模式,全面提升各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整体发展质量和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形成覆盖各学科的科技信息资源保障网络,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实现共同参与、按比例投入、共同建设、共同受益、共同管理的建设目标。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资源中心在信息时代满足学术需求、体现“让大众公平自由地获取知识信息”这一理念的必由之路。此平台的实现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有助于提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等,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资源中心构建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可以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的助推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总体架构可分为门户层、管理层、数据层、硬件层四个部分。各个成员单位的系统相对独立,由共享平台的各个子系统,如统一认证系统、联合编目系统、统一检索系统等组成,并建立了统一的综合服务门户,将每个系统、服务和资源整合起来。各层面说明如下:

  包括网络平台、服务器和大容量存储设备等,是共建共享平台的硬件设施,是赖以提供服务的硬件基础。

  包括馆藏资源(图书、期刊等)、数字资源(数字期刊、数据库等)、各种自建和引进的特色数据库、共建资源库(如联合目录等)、统一认证中心数据库等,是实现共享的内容基础。

  服务各个层次,是共享体系的组织保证,是共享平台特殊服务层。包括元数据的加工与管理、数字对象的加工与管理、联机编目、用户权限管理和服务评估等,分别服务于数据层、技术层、服务层等,通过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保证共享体系的实施。该层通过跨越分在不同地点的所有数字资源,提供分布式数据访问、资源聚合和过滤、数据挖掘等。

  应用标准与协议层是共建共享平台面向用户的统一服务的窗口,是共享平台最重要的一层,为共享平台服务提供了方便的接口。通过信息集成和服务集成,综合门户平台整合了各类文献服务和专业信息服务;通过统一认证,支持成员单位用户的访问控制和个性化定制,从而为各服务节点和用户提供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

  各资源中心的采购、编目、查询和提供信息服务等必须采取统一的模式进行。这一点几乎不可能实现,只有从不同的信息系统平台中提取标准化的信息数据,建立合作的馆藏资源,统一科技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协调,有选择、有重点地建设科技信息资源,才能为整个共享网络提供信息服务,发挥群体效益。在数字资源整合方面,采取的措施有2种:一种是研究各个资源中心的管理系统、数字资源的底层设计,抽取关键字段,进行标准化处理,由平台开发人员整合各个成员单位的馆藏数据,形成统一馆藏资源,可以实时进行更新数据,但比较费时麻烦,甚至需要各个软件的开发部门的配合才能得以完成。另一种就是利用CALIS整合文献资源的模式,由成员单位定期上传或提交数据,实时整合资源,这样更新速度慢,简单方便,但需要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容易实现。在实际操作中,2种方法的结合,达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为了强调数字资源的标准化,馆藏图书目录方面,我们采用第二种方法———CALIS整合文献资源模式,要求成员单位及时提供标准的MARC编目数据,定期上传,建立和完善书目数据库,形成联合目录以实现数据库的转换、交换、兼容和不同系统资源的共享;并由专门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对于非标准化的数字资源,针对各种资源的特点,采用同构跨库检索技术基本能实现非标准化数据的检索问题。这一技术的应用将在下面的技术层面进行详解。

  通过信息规划、信息采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管理、信息、信息服务、用户权限、信息传输交换,实现了各种文献资源采集、整合、加工处理、管理、和对外开展文献资源检索服务、原文传递服务的技术支撑平台的建设。同构跨库检索是资源整合系统的新理念与发展趋势。单纯的跨库检索与数字资源整合,不能体现学术文献间的互相联系。在Lib2.0环境下,基于发现与传递服务的一站式同构跨库检索系统,则较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给资源整合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利用同构跨库检索技术使用先进的数据萃取技术,可以把多种标准、多种格式或非标准自建的数据库,比如常见的中外文数据库,如书生、超星、方正、同方、维普、万方、SpringLink、AIAA、Proquest、Open-Access等,以及资源中心的自建数据库、网络数据库、光盘数据库等在内的分布、异构和多样化的数字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同构跨库检索技术无视源数据库使用何种标准、何种格式,只要能够以网页的形式展现给人们,就可以获得技术支持。同时,也支持各种外部系统的沟通协议,支持标准或非标准的数据交换格式,包括ISO2709(例如MARC21、UNIMARC、CMARC等)、NISO?ANSIZ39.85(DublinCore)、XML等;支持标准检索协议规范包括Z39.50、HTTP、Z39.88等。资源门户支持开放的体系结构,遵循信息描述、组织和资源互操作的国际标准,甚至支持以非标准协议进行的整合检索。因此,根据各个资源中心的实际情况,可以对各种独有的自建数据库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拥有的数据库资源,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开云网站。

  将平台各联合体的数据库资源在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上实现整合,包括书目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电子出版物和自建特色数据库等,整合为统一的检索平台。

  4.3.1平台建设目标要求(1)完成各种信息资源的一站式检索数字资源按照资源类别分: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视频、报纸、标准等,人们可以在所有这些自然分类中同时进行搜索,也可以选择在某个分类中进行搜索,无论使用哪种搜索方式,能更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至关重要。使用跨库检索技术检索资源,被访问资源正文仍然在各个资源库,同构跨库检索同各个资源数据库做了相应接口。人们访问资源正文的时候无需再单独登录,即一站式登录,登录同构跨库检索系统,既是登录了以往的各个数据库。人们只需在检索口输入目标检索词,例如主题、关键词、全文、题名、摘要、作者、文献来源、时间、刊号、刊名等,就可以同时在不同类型文献资源中快速检索目标文献,不会受限于某个数据库的网络链接状况。一站式检索平台使人们的检索更加快捷、高效和全面。(2)实现不同信息资源检索智能跳转为方便人们访问各个数据库,不需要在各个数据库间不断重复输入关键词、不断地打开、关闭数字资源等操作,实现了不同信息资源检索的智能跳转。人们只需要输入一次关键词,点击自己关心的不同资源类型,目标检索词就能够在多类型文献资源中跳转检索,快速定位检索目标,而且提供中文语义化搜索西文功能,智能分析与拆分检索句段。(3)高级检索方式同构跨库检索支持二次检索与高级检索,可以限定检索词出现的位置,如题名、作者、简介、ISBN、ISSN、DOI等;可以限定资源的年代,以实现更精确地检索,为专业的资源中心专家、科研人员提供深层次的学术检索服务。(4)检索结果自动去重融合传统的学术文献的检索是以不同资源商提供的系统为基础的,人们根据各个数据库固有的检索方式与功能检索文献,检索结果可能会有很多重复的结果,由于系统间没有关联,常常需要靠人工的方法去重,这种检索模式割裂了不同类型资源相关学科、主题的学术关联,对人们来说是一种学术浪费,降低了学术研究的互补性与全面性。共享平台把各种资源做了技术性的融合和去重,不是简单的资源罗列,比如同一个资源的元数据,可以把多家资源商提供的元数据互补得到一个更全面的描述,检索出来的结果是自动去重后的结果,大大提高了检索的效率,并能为人们提供全面的学术文献。(5)语义化中文直接检索西文大部分中国人习惯使用中文进行搜索,利用同构跨库检索技术可以让人们使用中文关键词搜索到相应的外文期刊或者外文论文,并能做更进一步的智能优化处理。比如搜索“美国”可以搜索到含有“America”、“USA”、“National”等外文关键词的文献,搜索“高速公路”可以搜索到含有“Highway”、“Freeway”、“Superhighway”、“Motorway”等外文关键词的文献。(6)检索结果优化聚类利用同构跨库检索技术为人们提供精确全面的检索结果优化处理。比如:系统根据文献出版时间、所属学科、相关度、文献检索字段、文献来源等对检索结果提供精确的聚类导航分析,进一步缩小和精确检索结果;系统还可以针对每一种文献资源的属性设置相匹配的检索字段检索,对中文资源系统支持基于中图分类的四级类别的学科分类;人们可以逐步缩小检索的范围以实现更精确地筛选检索,协助用户挖掘信息,从而做出更深入的专题研究。

  4.3.2共享平台建设整合方法采用同构跨库检索模式,通过对本地各类镜像数据库、馆藏印刷型资源、远程数据库建立超级统一索引,可以使人们根据检索需要进行检索,进行一站式发现与传递,为人们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简化了从资源发现到获取的检索过程,使人们能够快速找到和获得准确、高质量的信息。同构跨库检索技术的技术原理如图1所示:这样通过数据融合,可以得到一个元数据信息最丰富最全面的页面,包括题名、作者、分类、时间、摘要、参考文献、关键词、主题词等。可以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界面设置,提供多字段匹配,并且检索结果匹配率高、全面,能合并95%以上的重复文献。能够将前端人们服务和后端各类图书馆的资源管理连成一体,能够为图书馆向新的信息系统架构转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资源整合的过程是自动化的,对各种页面类型内容智能识别和抽取结构数据。没有开放接口的数据库能像具有openurl的系统一样互联互通,为同构跨库检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实现了资源的统一共享。

  对于每个成员单位购买的科技信息资源的全文可以直接下载阅读,也可以跳转到原数据库的详细页面。成员单位全文链接提供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方式为服务器获取方式,成员单位内安装服务器和相应的全文系统,当人们点击获取正文请求时,直接由全文系统处理返回全文的下载或者阅读页面。另一种方式为客户端控件获取方式,通过文献元数据页面内嵌的一个控件,模拟人们登录原文数据库和搜索原文的过程,返回文献正文的链接地址。这两种方式完成的目标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任务是由服务器端来处理还是由客户端来处理。非自己购买的科技信息资源为避免版权问题,可以采用各种文献资源的搜索服务和元数据同构展示,需要全文服务的,利用自动文献传递的方式获得,以避免版权纠纷,保证人们的利益最大化。

  将平台各联合体的数据库资源在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上实现整合,发挥各协作馆印刷性文献、电子型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加强交流和合作,按统一的标准加以整合,建立起互惠互利的信息资源共享关系,构建印刷型资源和数字化资源并存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通过1年的建设,基本建成覆盖科技信息资源领域的、较完整的、适应科技创新要求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加强对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协作机制的建设,建立分布式数字资源加工、集中元数据存储检索服务、分布式全文提供和原文传递的共建共享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会,共同组织实施。

  整合全省各种来源、各种媒体、各种类型的科技信息资源,建立与各资源中心发展相适应的、各学科文献资源相对齐全、文献类型覆盖期刊、图书、专利、标准、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检索数据库等的共享的、分布式的大型科技信息数据库群,建立分类科学、配置合理、共建共享、服务于科技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建立软件技术支撑平台,实现各科技资源成员单位的本地数据标引、加工与全文电子资源制作;完成集中元数据管理、资源整合与统一服务;实现元数据、全文信息的无障碍传递;形成统一的、安全的资源管理、整合和信息服务平台。

  (1)规范平台的建设标准制定合理的平台总体框架、技术标准规范、平台扩展规范、数据库接口规范等,规范跨平台的数据共享。(2)对平台的信息资源进行规范制定平台元数据标准,以便建立相应的基本元数据规范,包括格式定义、语义定义、开放标记规范、扩展规则等。(3)规范平台的服务标准制定平台的应用服务规范、检索服务规范等,规范平台提供的查新、检索以及科技咨询等服务,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这次中层干部实行公平、公正、公开地竞争上岗,这是农村信用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信用联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益尝试。我一是拥护,二是支持,三是参与。我将珍惜这次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勇敢地走上台来,接受大家的评判。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竞聘人:,,现年岁,党员,文化,工龄年,金融专业工龄年,现竞聘农村信用联合社科技信息科科长一职。

  参加工作以来,在党组织培养教育下,我在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上进,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和《选集》、《文选》,学习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做到遵纪守法,谦洁奉公。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能积极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近几年来,担任县农村信用社微机管理和维护工作,我认真学习信用社各项专业业务知识和自学微机专业知识,能较熟练的掌握农村信用社的会计统计、信贷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信用社门柜业务系统的操作和维护。保证各专业微机运行和门柜业务的正常运行。在年完成各信用社稽核员报表统计的培训工作,并从年月起各社报表实行微机管理,我县农村信用社报表统计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台阶。完成信用社门柜储蓄业务电算化工作,使我县信用社中心场镇()基本实现业务电算化;完成联社机关办公自动化。在年月至月,在不新增设备的情况下,完成联社机关微机设备的互通互联,并通过自学相关网页知识和相关软件,基本完成联社网页的相关框架,建立联社局域网站和邮件服务平台,使联社各科室之间、联社与信用社之间的文档传递时间缩短,提高了工作效率。

  根据我本人自身业务素质和特点及联社科技信息科的竞聘条件,特申请竞聘该职务。如竞聘成功,我将在联社党组的领导下在聘用期完成以下工作:

  一、建立健全信用社计算机管理制度,防范金融风险。近几年来,联社依据国家信息安全法规和重庆市农村信用社计算机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相应管理办法,对规范我县信用社计算机会计核算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计算机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日常会计业务缺少必要的监督,计算机操作管理存在“密码”管理意识不强,计算机运行“日志”记录不完整;计算机会计核算管理力量薄弱,制约了计算机业务的发展,对信用社财产安全构成安全隐患。根据我县信用社实际,科技信息科要制定和完善计算机操作管理制度,并加强对计算机管理制度的检查、管理,加大奖惩力度,为实现信用社计算机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供可行的保证。

  二、完成职工电脑培训教育中心的建立工作。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是让员工更好地适应社会进步对人的素质要求新形势需要,现由于联社的客观条件所限,对职工的培训工作只限于上点机构临柜人员的突击培训,对职工的培训只局限于门柜业务知文章转载自识的应知应会,而计算机相关知识、相关法规和其它办公软件没有接触。职工有这方面的要求,联社要根据形势和条件相应完成电脑培训硬件工作。加强网点操作人员业务技术辅导,提高操作人员应知应会水平,完善和制定操作规章制度,实现信用社计算机门柜业务操作规范化,同时为各网点操作人员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使全体职工有所学、有所用。

  三、加快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步伐,完成社门柜储蓄业务的上点工作和联社业务中心建设工作。为增加服务网点、功能,在近期完成社的储蓄业务电子化工作,使我县中心信用社的储蓄工作全部实现电子化。作好联社中心建设准备工作,即早实现与区域性农村信用社通兑业务和信用卡业务,完成信用社由现在的软件系统过渡到市联社新型综合业务系统的操作技术培训、数据转换、通讯线路改造和中心机房以及部分网点的电子设备升级换代工作。增加服务功能,完善电子业务系统,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发挥信用社电子化建设的整体效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做好向主管领导和上级信息管理部门的报告和信息反馈工作,对有关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在计算机维护中出现的错误、缺陷和需要变更、改进的地方,要进行综合整理、反馈,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设,便于作好更好决策。积极协助各职能部门的计算机管理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增强自身政治和业务素质。在党组领导下一方面抓好政治理论的学习,一方面抓好业务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抓好信用社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素质。

  二是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管理好信用社和中心机房计算机管理人员,努力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单位凝聚力,充分发挥团队整体工作能力,树立“社兴我荣,社衰我耻”的爱岗敬业精神。v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是搞好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当好参谋助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调研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必须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农村信用社经营方案的制订,各项实施方案的出台,调整的各项意见,提供准确真实的依据。

  四是抓好信用社制度建设促进规范化管理。现有很多管理制度要制订、补充和完善,如何将这些制度落实,并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加以修定,这将是科技信息科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作为科长,一定要在党组的领导下,加强网点操作人员业务技术辅导,提高操作人员应知应会水平,完善和制定操作规章制度,加大奖惩力度,实现信用社计算机门柜业务操作规范化,同时为各网点操作人员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随着各种类型卫生科技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问题也随之而来,各科研管理环节信息管理分别独立设置,没有优化整合;卫生科技项目信息难以进行快速的查询和统计;对科研课题研究的全过程缺乏严谨周密的信息化动态管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科技奖励等信息传递不畅;科技人才信息交流较难实现沟通和共享等等。实现卫生科技管理的“资源共享、优化整合”,需建立一个全面、系统、实效、能够贯通整个卫生科技项目周期的信息管理平台,是解决当前现状的一个有效的办法。

  影响卫生科技信息化行业发展的因素:(1)医学自身的复杂性导致了信息技术和医学的结合极其困难。由于相对专业,业务流程十分繁琐,医疗信息化本身的复杂程度非一般的其他行业所能比拟。(2)投资不足。信息化需求的动因少来自于单位自身。医疗行业信息化推进最早的动因就是政府政策拉动,在目前,医疗卫生单位虽然是非赢利性机构,但在当前的体制下都有赢利的压力,更加愿意把资金投入到购买新设备、修大楼等改善硬件环境上去,没有一定的投资和利润保障很难促进。(3)技术水平不高。绝大部分软件开发方法和项目实施方法无法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需求,会造成项目实施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4)恶性市场竞争。因为应用简单、技术水平低等造成行业壁垒低,行业进入和退出成本低,行业从业数量众多且良莠不齐,造成恶性竞争,影响行业发展。

  卫生科技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使卫生科技工作得到高效运行,资源合理配置,科技成果迅速产出,成果的运用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平台立足于科研课题卫生类科研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为切入点,项目生命周期指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范围,项目管理处于受控状态,则能保持科研项目管理处于高效状态。作为卫生科技管理机构可以在科研筛选与评价、科研研发过程监管、科研验收鉴定、科研转化应用推广等具体的实施环节为出发点,实现卫生科技项目的变更、质量、进度、成本、风险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移植性,可以适应各级地方、单位使用,并且易于其它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相互配合使用。

  卫生科技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基于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网络结构模式,WEB浏览器是卫生科研管理者、科研工作者主要的应用软件,浏览器通过Web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用户只需在计算机上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即可实现对平台服务信息服务项目的使用。平台功能实现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由WEB服务器完成。数据库服务器安装SQLServer。B/S结构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这种模式最大程度上为卫生科技信息管理提供了灵活性、扩展性等实现低成本技术支持。

  卫生科技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以“资源共享、优化整合”为目标,将卫生科研管理各环节的辅助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建立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内设多个子系统辅助的模式统一对卫生科技进行综合管理。平台内子系统共享同一个数据库资源,依照项目周期性特点设计数据库数据模型,根据各个环节的不同需求,不断筛选、优化数据库的数据。平台作为基本框架具备良好的功能扩展性,可以下设以下几个子系统,同样也可根据发展需求,增设修改其他的子系统。

  立项是项目研究的基础,立项质量的高低影响到项目的完成质量。立项是否公平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声誉。该子系统为终端用户提供科研项目上报窗口,系统集成涵盖了项目申报过程的各主要流程环节,包括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网上申报、管理单位网上审核、项目专家网上评审、项目立项等。

  卫生科研项目进度管理,因项目数量庞大、研发人员众多、项目来源广泛、项目研发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等原因,一直是卫生科技管理中较有难度的工作。动态管理子系统将科研项目运用数据库多字段、多表查询方案对项目进行系统分类,设立于项目承担单位、主研人信息交互功能,对其研究过程实时动态的督导,当超过研究规定期限项目,自动弹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采取适当的措施。

  及时已完成和通过鉴定以及获奖的科研项目和卫生科技专利,包括项目基本信息及开发情况和开发前景。该子系统支持技术供给方与需求方面对面交流,实现卫生科技成果信息检索,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提高投入产出效能,为科技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形成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切入点。

  建立一个动态的专家数据库,按专家的专业、职称分组管理,随时更新。每个授权用户可以通过查询功能查阅有关专家资料,以便选择适合自己科研合作需要的专家,并通过网络联系,洽谈相关问题。科研人员和专家可以通过终端窗口上传自己的相关资料,经过网络管理员认可后存入专家数据库。

  设立一个动态的空间,科研人员和专家可以自由方便地发表意见和建议,讨论与科技项目有关的问题,提出科研攻关建议和设想。通过这个子系统各医疗卫生机构的科研人员和专家可以方便地互相交流与学习,并能够整合大家的意见,以便提出联合科研攻关项目。

  主要对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验室设备进行统计,建立设备档案。主要包括设备名称、产地、性能、所在科室以及共享收费等信息,实现系统实验设计设备资源共享。

  卫生科技网络平台在应用过程中,各子系统的使用、各种数据、信息的公开等大部分要面对社会各种人群,为让平台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保证平台可连续的正常运行,在通过应用对数据库访问身份验证,用户分级授权,数据加密等措施的同时,还需要着手建立一套卫生科技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管理规范,通过日常规范化管理,从而来保障平台不受到破坏,避免系统数据的恶意更改、泄露,系统的正常、连续运行,服务的不间断性。

  在开发运用初期,将计算机操作与科研管理工作者、科研人员结合起来是具有一定的熟悉过程。熟练掌握运用后,将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成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因此,通过教育和培训使相关人员进行正确、熟练地掌握、规范地运用计算机,是平台开发、运用、管理的重要一环。

  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说明和指标统计表。我单位网站上可下载本报告电子版。

  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电子政务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准则,积极主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较好地完成了电子政务各项任务和目标。根据《关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登记统计工作的通知》(穗府办7号)和《关于做好迎接2009年全省政务公开考核工作的通知》(穗府办函82号)的要求,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牢固树立起政务公开的理念,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总体要求,坚持公开、公正、客观、量化的原则,不断加强各项政务公开制度的建设。主要依托科技和信息化网作为市科技和信息化局政务公开和网上服务的主要窗口和平台,除了向社会公开我局和各处室的职能外,还根据我局的工作特点,开设科技查询、科技招标、科技评估、生物医药服务、成果推广、测评服务、技术合同认定、电磁环境检测和无线电发射设备检测等服务项目。与此同时,开设“百件大事网上办”栏目,对“科技专家网上申报”、“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社会保障(市民)卡申办”、“市科技和信息化项目网上申报受理系统”以统一、规范、便捷的方式进行公布,方便市民查询并使用。在此基础上,还将组织机构、人事任免、规划计划、采购信息等信息在科信网上公布,确保我局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我局全年政务公开信息4217条,其中工作动态类消息340条,通知公告类183条,人事任免6条,在线人次,电线人次。本年度新增的主动公开信息547条(年为389条)。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政策法规类的信息18条,包括《关于印发《市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市重点软件和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等,占总体的比例为34%;属于本单位的业务类信息405条,占总体的比例为51%,其中包括《年市拟认定自主创新产品公示》、《关于推荐年度市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通知》等通知公告。

  在主动公开信息工作中,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我单位在采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做了如下工作:

  进一步健全机制,扎实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我局十分重视政务公开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以下简称《条例》)和《关于2009年市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府办17号,以下简称“17号文”)下发后,局主要领导立即做出批示,要求办公室牵头会有关处室及时制定出具体方案和规定。随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接连召开处室工作会议和局长办公会议,就政务公开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确定了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并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局领导为副组长、有关处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纪检组副组长为组长、机关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监督小组;明确由局办公室主要负责政务公开工作并指定了具体负责人和经办人人员,由此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务公开工作机构。我局注意保持政务公开工作的持续性,当相关人事发生变动时,及时调整了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政务公开监督小组的成员。为进一步落实政务公开工作,我局定期不定期召开政务信息座谈会。

  认真梳理政务信息,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形式。年,为进一步规范我局政务信息的公开共享,完善网上政务公开目录,办公室牵头各业务处室,对相关的政务信息进行了认线条按国家有关规定废止的事项,更新了9条事项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我局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使用广泛性和易搜索性,在科技网上设立政务公开专栏,提供有关的政策法规、办事程序、科技项目管理、行政审批、认定事项等办事内容,并将专栏放在首页的醒目处,同时设置了游走图标,方便群众的检索。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务公开的水平和效能,我局在机关办公楼出入口处设立了触摸屏多媒体查询系统,并印制了供群众免费索取的宣传手册,为群众了解我局政务提供条件以及更方便到位的办事指南。

  通过印发材料,及时提供科技资料和公布我局的工作动态。每年印发科技法律法规选编集送有关部门、科技企业等单位,方便他们了解和查询科技法律法规。去年底,我局印发的《科技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选编》(2009年度),在基层引起了较好的反响。与此同时,每年编撰《市科技工作年报》,介绍我市科技改革与发展、科技创新以及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发送给我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以便让科研单位、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民科企业等基层单位更广泛地了解我市科技工作情况。去年底,我局组织了驻穗新闻媒体公开报道了部分获得“市科学技术奖”的企业,在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取得很好的效果。

  顺利完成科技网的深度改版,深化网上服务。为保证政务公开内容的实时有效,当政务公开内容有调整时,做到迅速、及时地修改、完善、更新有关网站、电子触摸屏和宣传小册内容。年,我局加大了信息化建设投入,共计投入261.5万元,重点加强了科技信息网络平台支撑环境建设,拨出28万元专款对科技信息网络平台进行设备的升级与改造,拨出110多万元专款对科技信息网络进行维护。今年对科技网进行了适度改版,除保持科技网原来优势栏目之外,还着重加强对“政务动态”、“政务公开指南”等栏目建设,突出了动态信息报道、意见征集、项目形式审查结果查询等功能。

  我局已经形成了方便快捷的以科信网为门户的办事指引、在线咨询、网上申报、进度查询、结果反馈、投诉监督等一站式网上服务功能。如我局在开始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组织工作时,除了发出书面通知外,还将通知和当年项目申报指南挂在科信网上;在重新规范了科技计划项目结题工作内部管理办法后,及时将《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申请书》《市科技项目结题调查表》等有关表格上传到科信网,供企业下载最新版本。

  我局今年政务公开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制定了相关制度,完善了工作机制;重新梳理政务信息,更新了政务公开栏目;广科网改版取得较好效果;局域网系统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主要成效有:

  (一)科学决策能力进一步提高。依照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我局在涉及人事任免、经费使用等较敏感问题上,充分发扬民主,科学决策,进一步公开化、透明化。近年来,我局对会议差旅开支、财务报销、局机关工作人员因公出国、赴港澳管理,以及干部的考察、任免等重大问题进行规范,确保按照民主推荐、局长办公会议讨论、考察、公示的程序进行。每年对我局的部门财政预算方案,由局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两次局务会议,召集各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共同进行研究,充分听取和考虑各处室的意见,调整有关条目,集体审定方案。每年对我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在经过专家初筛评审后,也必须提交到局务会上讨论,再组织专家论证,有效控制了项目的质量。

  二是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政务公开的实施,使我局的工作越来越透明化和程序化,机关工作人员认真按照规定和承诺为基层和群众服务,机关作风明显改善,处室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的良好精神风貌,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科技工作任务。

  三是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通过确定公文类信息属性,基层单位和群众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全面了解我局的业务办理程序,并可在线办理部分业务,从而减少了办事往返次数,缩短了办事时间,有效地提高了办事效率,获得基层群众的较好评价。据统计,每年通过科信网浏览查询政务、办理各类科信局业务近30万人次。

  本单位年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0件,其中通过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目提交的网上申请有0件,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的申请有0件,通过公开受理窗口当面提交的申请有0件。

  本单位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8507人次,其中公共查阅室接待0次,咨询电线次。本单位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81003人次。我单位网站设立了相关的咨询栏目,但设定的咨询途径是市民通过在网站上填写相关信息直接提交,故无市民邮件咨询。

  本单位年度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0件;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0件;此外,本单位未收到针对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有关的申诉案。

  实施政务公开以来,我局一直坚持实事求是和依法行政的原则推行,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局机关工作人员进一步端正了工作态度,认真按照规定和承诺为基层和群众服务;政务公开也使我局的工作更为透明化和程序化,方便了基层和群众办事,提高了行政效能,基层和群众都比较满意。

  一是个别工作人员对政务公开的认识还不够到位。个别同志对推行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怕麻烦,不想公开的思想。

  二是政务公开工作的推行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进展迟缓,公开成效不明显,政务公开工作的推行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今后,我局将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高科技人才聚集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对落实政务公开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力度,确保我局政务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向机关工作人员进一步宣传政务公开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认识。

  为确保联社科技信息安全、稳定运行,我部继续完善和补充联社的科技管理制度,对联社金融科技的发展、建设、服务、管理等工作进行全面细化、规范。一是制定了计算机管理办法,涵盖了机房管理、计算机安全管理、自动柜员机管理、卡业务管理、计算机保密管理、监控设备管理等方面内容;二是制定了综合业务系统和柜员管理办法。通过制度建设,建立了有效的督促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了联社内控管理,规范了柜员操作,有效防范了制度管理风险。

  随着应用系统和新产品的不断增多,保障各项系统安全、平稳运行成为我部的基本工作任务,我部始终把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管理摆在工作的首位,加大了对硬件运行的技术支持和系统运维管理力度,各项系统运行平稳,运行质量明显有所提高,一方面保障了基层29个网点的正常营业,另一方面有效防范了操作风险,至目前没有发生一起重大计算机安全责任事故。一是实施了计算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重大责任事故责任追究制。对联社中心机房明确专人管理,对基层网点进行了工程师的分工包片,责作到人,切实保障了系统、设备的安全。二是针对以前业务核心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省中心,进一步完善了系统功能,提高了系统应用水平。三是更新了网络通信线路,与电信联合对全县所有机构的网络线路进行了升级改造,统一安装了2M光纤,明显提高了业务办理速度。四是对驻城网点进行了前置机后移,将这些网点的前置机全部归并入联社中心机房。

  一是成立二级管理中心对全县综合业务系统进行专项维护,中心人员执行每周7天工作制,对基层业务操作中遇到的账务问题及时解决,2个月来共处理问题300多笔,每天在保证所有基层业务系统正常签退后才离岗。二是做好基层业务设备硬件维护保养工作,对因长期使用老化的计算机、打印机等业务设备做到定期保养,有损坏的立即调剂更换,集中修理,对因业务发展需要增加设备的单位,能够上门安装到位,保证了基层柜面业务的正常办理,没有发生一起因设备原因造成业务中断事件。三是积极协助监保部做好监控设备的维护工作,对故障能够立即督促维保单位进行排除,对达不到安全保卫要求的立即提出整改方案。四是做好联社机关办公设备的维护工作,对机关各部门的办公设备保障能够随叫随办。

  一是做好项目电报,明确专人每天提前上班导出数据、统计分析,为联社领导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二是做好基层员工协储台账下发,能够每天下发全县员工组织资金考核台账,提高了全县员工考核的透明度。三是做好信贷电子数据的导出工作,能够按月导出并传送业务拓展部和风险控制部。四是配合稽核审计部做好工资考核工作,每月月初及时统计业务量、现金流量、定期提前支取的数据,送交稽核部考核兑现。

  中间业务对我县联社的存款份额、经营收入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我部能够首先做好传统的国税代扣、财政集中支付、工资的系统保障和业务辅导,确保能够满足财政、国税等大客户的需求,使得联社财政性存款、工资性存款逐年上升;其次为进一步推广圆鼎卡,增加市场份额和卡业务手续费收入,我部按照照联社决策按排,一方面迅速安装了18台ATM自动柜员机,改善用卡环境,并对基层业务骨干进行操作培训,安装使用后能够经常督促维保单位进行日常保养,保证了ATM良好的使用状态,受到了用卡客户的好评。另一方面主动协助业务拓展部,开展驻城商铺POS消费刷卡机的安装,至目前共安装了27台,并且使用状良很好,提升了联社的知名度。

  设备采购申请对照联社采购管理办法,以避免资源重复配置与浪费为原则,严格技术把关。对需招标采购的,扎实做好前期准备,认真审查招标文件中的设备配置,保证合同中权利、义务条款最大限度地维护联社利益,选择“产品优秀、服务优质、价格优惠”的供应商进行招标;对不需招标采购的,能够积极协助财务、监察、审计和办公室进行询价采购。

  科学技术信息,涵盖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动态应用等相关信息技术。随着新世纪经济的腾飞,数以万计的信息时刻诞生。作为高等学校的图书馆,往往是获得科技信息的海洋,信息是作为事件本身外部的载体,来作为学术研究和科研探讨的。信息传送的开发和建立,是造成信息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很多现有的信息资源里,过多“无意义”与失效的信息,令信息的更新速度受到极大的限制。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推动下,人们进一步意识到信息作为社会经济的助推器,其蕴藏的重要价值和战略意义。通过有效的信息服务,可以令科研活动集约化,任何一个科研项目的水平高低,均取决于科研人员所采集的信息数量与质量,以及信息分析和评价的方式方法。只有给科研人员提供最新的信息,才能使我们的科研人员少走弯路,令科研活动取得理想的成果。科技信息在现代化的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济领域的专家们表示,工业革命前后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以大量的人力作为生产力所带来相应的回报;另一个是通过信息传播,开发精密工业加工技术,使工业生产力突破瓶颈,达到巅峰。随着现代社会三大支柱之一信息的普及和利用,我们逐渐摒弃了传统工业生产中,使用资本集约化、密集生产来提高生产效率,而是大量采集有效信息,通过高校、科研团队和社会的广泛传播,充分利用信息集约化的优势,启用现代化的管理生产模式来主导。与此同时,新的信息环境带来了新的问题困扰着我们,杂乱无章的信息泛滥充斥于每个角落,使我们生活在无序、错误和重复的阴影下,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和不便。错误的信息不仅给我们造成误导,还会引发人们对信息的疑惑,需要甄别信息的来源和有效性。信息的泛滥使我们很难有效的全部利用,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反而被无价值的信息所替代,但我们却无法精确的找到想要利用的信息,因此科技信息的服务终端便显得尤为重要。

  2.1信息量过大,吸纳率过小。科学技术信息,是以科技信息类期刊、翻译著作、网络文献、产品说明、邮寄信件、学术报告和演讲稿等系统为母体传递的,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信息以网络为载体,形成了大面积数倍暴增的局面。根据我国科教文组织不完全统计,科技知识年增长率,从80年代中期的85%增长到如今的219%;截至2014年12月的数据,每月产生的科学学术论文有110万篇,每天平均3.6万篇;每年的科技图书出版高达93万种,至于学术类的期刊从1665年,世界上发行的第一本开始,到2015年这350年间,成倍递增,已达到17万种之多。如此庞大的信息体量,对于在高等学校任教的教授,以及专职科研的科学家来讲,限于时间和能力有限,是无法全部接受、分析和研究的。我们能触及的信息,不过是冰山的一角而已,相当体量的信息只能随时间飞逝,湮没在更新信息的厚尘之下。2.2信息空间广阔,个人语种狭隘。在现代化的生产和研发中,整个生产过程依靠的不是生产工人的技巧,而是依靠先进的数控系统、高精密的机床和高效的电子设备;科学技术的合理使用和开发,大大的缩短了我国与世界的差距,比如成飞研发的歼-20重型五代机,在俄方数次提高战斗机的核心———大推力矢量发动机的售价时,我国迫于压力只能加价购买,后来国家拨款,提高研发经费和待遇,以培养高尖端科技人才为方针,为我国研制出优秀的国产大推力矢量发动机,代号峨眉,而科研的人数增加,更是从2007年的287名科学家增到2016年的920名。科研人员队伍的扩张开云网站,使其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分布的战区和军种也越来越多。随着我国加强出口贸易,交流科技信息的语种也明显增加。因此,只精通一种外语的销售人员和科研人员要想大量的地收集、吸收有意义的信息是比较吃力的,有时一个国家的信息,需要数十人以上的团队,才可大致搞懂方向,这显然有些顾此失彼。2.3信息淘汰率高,接收率低。近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科学从书本上转化为技术研发、生产投资,从出现构思到成品展现的时间愈发的短暂,产品更新换代令人目不暇接,比如索尼公司出品的掌上游戏机PSP,首代无法集成DVD功能,但次年发售的PSP2000则增加了此功能,又在半年后发售PSP3000,增加了模拟器的兼容性,并可以集成FC、MD等平台;移动电话更是从十几年前的黑白屏小灵通,发展到现在移动支付端居然可以直接无视现金的时代;科技产物的更新的周期缩短,相应的提高了现代技术设备的陈旧率,某些类别的技术大约6年便需要进入次世代;同时,科研人员和教师原本知识的陈旧速度、教学材料的陈旧速度,亦是高速老化,陈旧不堪。因此知识和教材需要不断的更新,人员也需要不断的吸收和学习,用新的知识替代旧的观念。所以便容易造成以下局面,技术革新太快,新的东西刚研究出来,我们需要立刻做出反应,然后学习和接收,直到逐渐的适应并有所掌握。但是,由于技术的更新过快,新掌握的东西便被新技术淘汰了,有时甚至还没掌握新的信息,便已被更新的信息所替代,所以极易引发人的不安和疑惑,我究竟要不要继续?因为实在是太快了,有些跟不上节奏。2.4信息的综合与分工过细。近年来,科学发展展示了它的两面化,一个是学科越来越多、分科也越来越细,一个是又偏向于往综合方向发展,于是很多边缘化的学科出现了,有的横跨文、理两大学科,有的跨文、理两大学科内的诸多学科。另外,在“大科学”的环境下进行的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开发,大多是以团队的方式进行的,换言之,科技研发已经从个体研发逐步转变为团队研发的轨道,于是,便出现了科技知识信息转变为综合化的特点,然而科研工作者的知识面比较窄,为此想要获得综合性的科技知识类信息挺不容易的。以上危机造成的后果无非是:不能第一时间获取大量有价值和战略意义的信息,使其白白流失;有的因为时间久了,变成了无价值旧的信息,因而,高校体系内的信息管理部门和图书馆应当以最快的速速采取对策,以便使更多有价值和战略意义的信息资源,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为社会创造优秀的资源和财富。

  3.1信息政策法律不健全。信息的立法宗旨,即是通过约束信息资源的开发传播,来持续性的协调和平衡信息安全与信息自由。安全性高的信息量过少与信息过于泛滥的矛盾;信息开放性与保密性的矛盾;信息的共享以及信息垄断的矛盾,以及私有化营利性企业和社会服务公益性的相互矛盾,均需要用法律来协调和约束,从而兼顾公平效率、维护国家利益、社会服务公共利益和私有化企业或机制的基本权益。然而我国相关的法律不完善,甚至处于空白现象屡见不鲜。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措施、国家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问题,拖了信息化发展后腿。因此笔者认为,完全有必要倡议信息法制的建设,为信息建设打好基础,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3.2缺少对信息的监督和管理。近年我国的信息市场,也逐渐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上发展起来,但是由于没有相关法律和督导约束,且相对应的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令信息市场很难得到健康的发展,并且逐年成为信息危机滋生和泛滥的根源。3.3相关人员素质较低。高素质的信息资源,同样需要一个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来进行信息的收集、分析、加工、整理和传播等组织工作。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在大多数环境下,不仅和自身的利益有密切关联,还会牵涉到他人、团队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利益,这就对信息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有着极高的要求,不但需要具备广阔的知识面和出众的信息处理能力,还需要具备绝对高度的责任感。就现阶段来看,我国信息从业人员数量缺口巨大,整体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对信息业的快速发展有所制约。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增强了人类对获取信息传播和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对信息总量的增长有所促进,因此即使是像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信息的有效吸收率也不高,这就说明信息网络已经存在大量饱和。另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人类信息活动的效率也有所提高,但同时也为众多劣质信息的产生和传递提供了滋生的温床。这些劣质的信息,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危害。因此,必须要加强科技信息的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4.1专设科技信息系统。以高校为例,一般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图书馆,普遍多为综合式性质的,虽然有一定的分工和职责,但是由于管理人力的不足和缺少培训,缺乏专门的督导,无法适应教学以及科研的需求,为此,在众多高等学校图书馆体制内,应当专程建设健全完善的科技信息网络和系统,在系以及有关部门管理部门建立它的分支系,打造优秀的科技信息系统。届时,科技信息的管理要有足够的人力来支撑,以方便学生和教师获取科技信息,如此才能使图书馆信息情报部门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4.2建立专业信息处理队伍。由于图书馆外语资料过多,为了解决教师和科研人员外语面过窄、小语种偏少的矛盾,作为图书馆管理组和网络科技信息管理部门应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建立专业且掌握广泛语种的翻译团队,真实的理解信息的核心意图,并将其翻译过来,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最大的便捷性,协助他们减轻负担。如此便可以大大的降低信息的陈旧率,提高信息利用率。而专业的翻译团队,也可以避免因为兼职翻译职业素养参次不齐,而导致误解信息的真实意图,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4.3构建广泛的信息网络。在如今这个信息量庞大的时代,想要收集全部的信息显然是不可能的。高昂的科研经费首先便无法支撑,图书馆未必有雄厚的资金订购每天出版的图书、期刊、网络学术等文献信息和资料。然而有些核心科技信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比如科研人员的交流信件、访谈记录、演讲稿、科研团队研发的新成果样品,图纸、配方、计算数据和操作流程方式方法等。所以我们的信息情报部门应该走出去,与国内和国际的信息进行交流和交换,如此不仅能获得更多需要的科技信息,还能得到其他渠道无法获知而又价值极高的信息,同时还能大大减少经费的支出。还有,开放式的高校的图书馆以及科技信息情报部门,对于提高信息活力有着绝对的贡献,被动的展示不如放开封闭的枷锁,使信息科技保持最大的热情和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建设形成全国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科技计划管理信息资源协同管理和服务,把互联互通工作推广到全国所有省市,最终实现中央与地方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丰富和强化对社会各类机构和群体的服务打下坚实基础。4.4加强科技信息现代化管量。21世纪是计算机的时代,随着网络的兴起,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呈爆发式增长,而搜索引擎的出现,使得信息锁定空前的精确和便捷。网络与实体结合所爆发出的能量,使人们意识到曾经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都在一一实现。要积极引进新型技术,加强科技信息的现代化管理,推进信息获取渠道。科学技术发展延伸到现代化的条件下,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必须采取现代化的方式方法才能适应其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的科技信息管理和管理技术方面,一般采用的是网络传播技术、移动通讯技术、视听技术等,具体如下:一是移动通讯技术。20世纪末手机在我国兴起,使信息的传播速度相较于传统的固定式座机,又迈向了另一座高峰,手机的出现,使邮票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品,人们在交流与信息传递上更加便捷开云网站。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网络信息时代开启了新的篇章。二是视听技术出现于我国20世纪60年代,但在80年代中后期才有所普及,电视广告传媒、广播广告传媒的兴起,标志着信息传播的受众更为广泛,直到今日,视听技术依然是科技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和主流传播者,它的便捷性虽不及网络自由,但由于受众面积广泛,往往可信度和权威性较高,不必劳神其是否会像网络信息般虚幻。三是复印技术是很多单位依然延续采用的重要手段,因为其造价低,可复制性强,便携性高,依然受到广大学生教授和科研工作者的喜爱,且信息资料珍藏性高,对追求极致的人来说,纸质的信息源更踏实可靠。

  总而言之,科技信息是科学劳动的重要成果,是物质财富,更是一种精神财富。在如今的信息社会时代,信息资源作为文化的载体,承担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学术传播价值。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导致这个科技信息传递过程更加复杂化,进而产生了信息危机。而导致信息危机的成因有很多,这就需要立足于信息危机的现状,着立于危机产生的原因,设立专门的科技信息管理系统,重视人才的重要性,同时,要建立广泛的信息网络,加强对科技信息的现代化管理,使信息的利用率最大化,对信息实现最为有效的管理。

  [1]赖志杰.我国科技情报信息化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6):152-153.

  [2]李勘.科技信息传播质量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7,36(19):172-173.

  [3]朱淼.美国科技信息管理体制的沿革发展[J].科技展望,2017,27(12):169.

  [4]彭勰.企业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J].山西农经,2017,(06):83.

  [5]李庆华,韩滨蔚.高校科技信息资源管理机制探究[J].科技与管理,2017,19(01):103-107.

  [6]宿钰昕.大数据背景下的外汇综合信息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01):21.

  [7]颜廷兰.现代科技信息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5):89-90.

  摘要:科技传播是人类传播的一个基本分支,既有人类传播的共性,也有其特殊的性质。科技信息通过大众传播途径迅速地扩散与传递,在知识经济时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科技信息逐渐显露出一种戏剧化的倾向,虽满足了受众的某些需要,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副作用。文章从信息的编码过程寻找戏剧化的文本性根源,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寻找其社会根源,以此实现科技传播的本源性功能,推动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戏剧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大众传媒从19世纪出现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商业化和消费文化的控制和熏陶,“戏剧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信息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研究者认为,“电视画面在强调人类的灾难和悲剧时,引起的往往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戏剧化的滥情和怜悯,推出的只是一种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一种假冒身临其境的虚假仪式,最终将会使观众变得矫揉造作或厌倦透顶”。政治传播学者在论及政治信息选择和包装时认为,“相对于复杂而又难以加工的媒介事件,那些可以精美包装,并且用相对简单却戏剧性的方式加以陈述的媒介事件会得到更多的报道”拉。“新闻最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能用戏剧化方式将其处理成简单故事的事件”。在科技传播领域,一些调查报告也早已表明了这一担心。2004年,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夜问的科学脱lZl秀节目尤其吸引年轻人,特别是有科学家参与,并且配有戏剧元素的时候。这些节目被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有害的,因为“被错误地引导的公众和不知情的公众一样令人不安”。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出有其特定的规律,同样,科技信息的传播也应该有其区别于其他社会信息、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在“信息爆炸”的大背景下,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将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地震是否可以预测的问题,就被媒体运用了戏剧化的表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众的误解和不安;同样,在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的一些节目中,戏剧化的编排方式也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些都说明“戏剧化”在科技传播中的普遍性和引起的种种弊端。研究这种倾向。

×

扫一扫关注 集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