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 开云新闻中心 > 媒体通稿

开云网站南京市委

  开云网站“十四五”时期,是南京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的重要时期,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根据《江苏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江苏省“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江苏省“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文件和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十三五”以来,全市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习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高标准强化应急体系建设,高要求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扎实推进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南京基地、防灾减灾与风险管理系统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特别是通过“一年小灶”专项整治,安全红线意识、风险防控效能、安全管理能力、事故防范效果、安全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实现了“务必整出成效”的阶段性目标,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十二五”末下降幅度居省内前列,为“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持续完善。党政领导责任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贯穿城市发展的全过程,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形成市委常委会成员、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市区两级建立了安全生产巡查(督导)制度。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细化,调整充实市安委会及12个专业委员会,推动安委会办公室实现实体化运作,明确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实现责任体系“四级五覆盖”。修订《市安委会工作规则》,推动安委会及专业委员会议事决策规范化,出台安全生产领域责任追究事项移送工作规程、亡人事故主要领导干部现场必勘、安全生产巡查、警示约谈、督查督办等一整套刚性约束规范。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细化分解企业主体责任清单和工作任务,汇聚公安、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监管数据,刻画“企业安全信用脸谱”,激发广大企业自觉落实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倒逼企业依法依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统筹组织开展企业“争先创示范”活动,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非煤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规上冶金工贸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100%。

  安全生产防控体系更加严密。构建“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风险防控机制,依托南京市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和二维码地址标牌系统,在全市1.2万个综合网格上叠加1780个“应急格”和2.2万个“安监格”,开展城市风险源普查辨识建档和监管责任厘清确认组网行动,给城市风险源“上户口”,形成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严把安全准入关,落实“禁限控”管理措施,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147家,拆除取缔违规占用岸线个,化工园区实施封闭化管理。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出台一系列风险防控和安全管理制度措施,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高。深刻吸取“3·21”响水事故教训,深入开展32个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共排查整改隐患4.6万余项,关闭取缔企业297家,停产整顿618家,全面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防线家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160家金属冶炼企业、39家涉氨制冷企业、75家粉尘涉爆企业、361家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实现分级分类重点监管,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安全生产法治体系日臻完善。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建设,修订《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南京市管线管理条例》《南京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出台《南京市化工医药(科研)试验性项目安全管理规定》《南京市安全生产失信行为惩戒管理暂行办法》《南京市安全生产红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南京市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等多项制度规定。建设应用应急管理执法办案系统,实现行政执法“全过程”网上流转,杜绝“体外循环”,确保公开透明公正高效。全面推广实行委托执法、派驻执法、全员执法和一支队伍综合执法,强化典型案件侦办,先后对澄扬公司非法堆放数千吨危废案、“5·24”新街口金鹰火灾案和“2·10”沃洁特危化品运输车交通事故,以涉嫌“污染环境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立案侦查,在行业内形成强力震慑。

  应急管理体系改革持续深化。深入推进应急机构改革,整合安全生产监管、应急管理、救灾减灾、地质灾害防治、水旱灾害防治、森林防火、抗震救灾减灾等相关职责,消防救援队伍改制转隶基本到位。建成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信息接报汇总、常态巡查、突发事件的协调处置等工作,建立完善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值守应急工作机制,实现科学研判、精准调度、实时指挥。各部门逐渐完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与公安、规划和自然资源、南京警备区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有效增强各类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修订完善1项总体预案,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大类46个专项应急预案,560件部门预案,1.3万件规模以上企业应急预案,全市各级各类应急预案超过37.7万件,形成“1+4+46+N”的应急预案体系,为我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应急管理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建成全区域、全灾种、全行业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基础,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支撑,社会化应急救援力量为补充的应急队伍体系。全市建成30个国家救援消防站、42支政府专职消防队、市地震应急救援实训基地,系统打造了覆盖危化品事故、抗洪抢险、森林火灾扑救、气象应急、地质灾害、供电、供水、燃气、轨道交通等32个行业领域、总人数1.2万人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成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扬子石化队、国家电网石城供电抢修服务队等国家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组建应急救援专家智囊团,依托“金陵应急宝”分设企业、专家、政府部门等三个用户端,实现任务需求与应急资源精准匹配,内置应急场景32类,入驻专家1500余人、各类装备设备信息13.6万余条。建成中心和固定应急避难场所53处,共214万平方米,同时建成可容纳700万人的临时避难疏散场所260处。改造完成市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筑面积3780平方米,总投资650万元,现存有21个品类救灾物资。建成国家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南京)基地,大幅提升了南京地区危化品应急救援能力。

  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有效提升。市减灾防灾委职能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动快速响应机制基本形成。以专业队伍为主干,以民兵情报信息员为补充,建立市、区、街(镇)、社区(村)四级全覆盖的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灾情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灾后救助能力进一步增强,域内发生自然灾害可在12小时内实现全员救助。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和危房改造,共改造农村危房3500余户,治理在册危房405幢5000余户,住房抗灾能力明显提高。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实现全市户籍居民全覆盖,常态减灾和应急救灾有机融合。组织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队伍,系统掌握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情况、发育特征和发展趋势。建立健全市、区、街(镇)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全覆盖。成立气象灾害应急专家、应急救援、志愿者、气象信息员等气象灾害应急管理队伍。依托国家突发事件发布业务体系,形成上下统一的预警发布标准和一套多部门协同运行的管理机制,整合一键式发布的综合发布渠道,打造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成流域及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健全防汛抗旱组织机构。优化水文站网布局,完善防汛指挥信息系统,提升水情旱情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制订《南京市防洪办法》,修订5个市级防汛应急预案方案,新编17个防御超标准洪水预案,落实城市主要易积淹水点“一点一案”。全面开展汛前检查和准备,成功应对多次超历史洪水、超历史强降雨、台风袭击及较严重旱情。

  科技信息化支撑能力全面加强。坚持“对接标准、充分利现、移动优先、错位开发”的思路,全面开展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工作,建成应急管理“一平台八系统一终端”信息化系统,融合纪委监委监督机制和“数字监督”模式,打造“一站式”全场景应用终端。开展“监管通”数据共享会战,对24个部门(单位)数据进行汇聚治理和融合应用,推动城市安全运行“一网统管、智能化联动处置”,实现风险隐患预警用数据感知、监管执法重点用数据导航、应急救援决策用数据支持、安全生产“三个责任”落实用数据证明。系统上线万家单位落实常态化应用,涉及执法人员、基层应急网格员、企业安全员和安全生产专家等5.5万个用户,汇聚产生各类数据4.8亿条,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管业务开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社会协同应对机制凸显成效。深入基层广泛宣讲习关于安全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扎实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学习宣讲活动,市、区、街(镇)三级党政领导组成430余个宣讲团,让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不断强化教育引导,系统推进“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全国消防日”等常态化主题宣教活动。加强全方位、立体化教育引导,广泛开展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公众安全意识显著增强。扎实推进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社区、平安校园、平安社区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67个、各类安全示范社区122个、安全文化示范企业203家。建成南京公共安全教育馆等安全文化普及基地121个,年均受教育150余万人次。创新多元共治机制,积极引导第三方力量参与城市安全管理,着力提升民众参与度,完善城市安全风险“啄木鸟”“吹哨人”制度,建立12345、12350联动受理举报机制,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围。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而言,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亟须补齐补强,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南京“重化型”产业结构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高风险特征未彻底转变。伴随新业态、新模式日益涌现,风险的隐蔽性、突发性进一步增加。安全生产存量风险尚未清底,增量风险更难管控,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和瓶颈制约期。

  防灾减灾任务更加繁重。南京市地质灾害呈现“周边散发,中心集中”特征,强冷空气和寒潮、强对流、暴雨、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同时,市域位于长江流域下游,是典型的洪水走廊,易受洪水威胁。多灾并发和灾害链特征日益突出,高温、洪涝、干旱、地质灾害的风险进一步加剧,对快速应急、综合应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超大城市脆弱性问题日益凸显。“十四五”时期南京将成为常住人口突破千万、经济总量突破两万亿元的超大城市,生产生活日益活跃多样化、人口规模及密度不断上升,城市的致灾因素叠加化、灾害演变复杂化、灾害后果严重化给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带来巨大挑战,城市结构型、胁迫型和系统型脆弱改善的需求巨大、压力空前。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仍需压实。部分企业安全意识不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缺乏内在动力,过于依赖监管部门“保姆式”检查;安全经费保障不够,重经济效益、轻安全防范,“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推进滞后;日常安全管理存在作业条件确认不规范、作业审批流于形式、培训教育不到位等问题;未经设计和安全论证、超设计产能生产、未经合规手续擅自变更生产工艺和产品种类、危化品超品种超量储存等违法违规现象未能杜绝。

  应急管理信息化科技支撑不足。城市安全综合应用系统未能充分汇聚地下管线、高层建筑、桥梁、涵洞隧道、特种设备、公共信用等行业领域数据,未能充分集成城市安全综合整治、城市安全运行分析研判等业务系统,在使用大数据证明三个责任落实、感知风险隐患预警、支持应急救援决策、导航监管执法重点等方面存在不足。

  应急联动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和跨部门联动机制已建立,但未能形成一体化的应急指挥合力,组织机构之间衔接有待加强。各部门、行业平时联合演练不够,突发事件协调联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快速反应和整体协同处置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应急预案实战效能还有待提高。部分预案存在组织体系不明确,职责不清楚等情况,各级各类应急预案衔接不充分,实用性、操作性和针对性有待加强;尚存在重预案编制、轻预案演练的现象,未有效开展演练后评估和预案修订等工作,未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预案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现有救灾物资储备仓库规模和信息化水平与城市安全应急需求存在差距。应急避难场所特别是中心避难场所建设滞后于规划,场所标志、功能区设置和配套设施未能满足规范要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所有权、资金维护和业务管理指导分属不同部门,避难场所的建设管理、日常维护的运行机制未有效建立,日常演练未能按要求开展。部分建设工程未严格按抗震设防要求设计施工。

  应急管理社会参与度需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刚起步,尚未全面推广,保险机构参与事故预防、恢复重建作用发挥不明显。缺少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难以满足服务需求和供给资源的共享对接。面向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的社会化服务机构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城市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效果仍需进一步提升,全民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各级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给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党的十九大以来,习对应急管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党中央、国务院也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市委市政府出台多个重要政策文件,将安全发展与城市灾害防御能力建设提到重要位置,为深入推进应急管理领域改革发展、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工作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同时,开展“一年小灶”“三年大灶”专项整治,进一步巩固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提升安全风险防控效能,给城市安全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超大城市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给应急管理工作带来有利的发展契机。“十四五”时期南京将站在“质量高、增长快、前十强”的新平台,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新旧动能快速转换,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有利于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推进新型城市化,构建超大城市空间格局,将大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安全基础设施条件持续完善,防灾减灾抗灾基础不断夯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南京都市圈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为更高水平推进应急管理区域协同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公众对巨灾的警惕性,将为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科技创新发展给应急工作提供了强大支撑保障。智慧南京建设扎实推进,依托政务网、互联网构建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综合监管和应急信息平台,推进安全监管和应急数据共享,完善服务、监管和辅助决策功能,提升监管和应急智能化水平。创新名城建设有力推进,打造集聚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强磁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更加强劲,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创新型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智慧南京和创新南京建设将进一步为应急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应急体系建设与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度融合,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韧性城市,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为“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系统推进。坚持党对应急管理事业的全面领导,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转化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推进全市应急管理事业向纵深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安全发展。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坚守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观念。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发展贯穿应急管理领域和全过程。

  坚持依法治理、法治保障。推动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全面融合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推进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健全监测预警、风险排查、应急保障等机制。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专业化监管执法能力建设,突出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强化部门协同配合,提高监管执法效能。

  坚持以防为主、防救并举。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注重关口前移,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坚持事前防范、事中响应、事后恢复相结合,做到防抗救相统一,提升应急处突等专业能力,牢牢把握灾害事故应对主动权。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吸纳先进成果,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持续推动应急管理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开云网站、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提升应急管理决策、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利用先进科技装备,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坚持社会参与、共享共治。以创建国家发展示范城市为抓手,持续建设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大力推进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推动国家级、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健全公共应急服务体系,创新健全应急管理公共参与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提升特大城市安全发展水平。

  到2025年,建成与高质量安全发展相适应、与省会城市首位度提升相匹配的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体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应急处置更加精准,支撑保障更加有力,社会协同更加高效,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下降,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高,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城市整体安全氛围浓厚,建成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韧性城市,市民安全感进一步提高。

  到2035年,全面实现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风险防控精准高效,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自然灾害防御应对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水平达到新高度,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全面形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国际影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名城提供坚实保障。

  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严格落实责任制,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学深悟透习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加强应急管理,将灾害事故防范和应对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坚持安全生产巡查(督导)制度,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将安全发展纳入“一票否决”并提高考核权重。层层压实防灾减灾救灾责任,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

  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强化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严格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要求,加强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安全监管,动态调整行政权力事项中安全监管方面清单,明确各级安全监管责任部门职责边界、追责情形和免责事项。理顺行业部门自然灾害防治职能,健全行业部门防治工作权责清单,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各级责任主体和岗位清单。实行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加强监督考核。

  建立健全企业全员责任制。压紧压实企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大对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推动企业严格执行《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严格落实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加强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金属冶炼行业领域全部生产经营单位和建筑施工、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装卸等行业领域规上生产经营单位全部配备安全总监、注册安全工程师。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提升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水平,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评级动态调整机制。督促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经费投入,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足额提取并按规定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高效应急指挥体系。健全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推动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全面融合发展,健全灾害事故全灾种统筹应对、全链条有效覆盖、全过程综合管理体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探索优化调整市应急管理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消防安全委员会(森林防灭火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减灾委员会组织架构及职能,强化灾害事故统一指挥和综合协调应对能力。完善应急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划分、整合,实现权责匹配。

  实现市、区、街(镇)三级应急管理组织全覆盖。健全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工作机制,明确市、区、街(镇)三级应对灾害事故的事权划分,落实灾区统一指挥事故救援、防灾减灾、灾害救助等应急处置责任。落实街(镇)、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责任。落细落小落实区管部门、街(镇)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不断完善网格化机制。推进街(镇)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充实人员,保障经费,结合应急管理网格化,打通应急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完善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制定组织机构之间的横向、纵向协调管理办法,优化应急处置流程,完善应急协同调度、综合研判、指挥联动、辅助决策等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形成一体化的应急指挥体系。

  完善信息报送机制。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制度,优化灾害事故信息报告系统,完善应急联席会议、需求专报、情报会商等制度。

  探索建立应急指挥动态化授权机制。编制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应急指挥机构的应急指挥权限与职责清单,建立市级区级机构的应急指挥授权制度,规范授权的运转程序、权限的转接程序和授权的追踪评估工作。

  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建立跨部门联动工作制度。健全多部门协同联动的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和灾害事故处置应对机制,有效衔接“防”和“救”的责任链条。

  建立研判会商机制。全面构建行业部门、专家团队、地方政府等多方参与的研判会商平台,完善工作规程,健全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风险形势综合研判。发挥各行业部门专业技术优势开展灾害事故发生规律、分布特点及衍生关系研究,及时预测趋势、研判风险。

  完善区域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推进应急救援区域合作,推进重大风险联防联控和重大灾难联合救援处置。建立信息共享、装备共用、指挥调度等区域合作机制。在市级层面与长三角周边地区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快速高效的跨区域应急联动机制,提升第一时间与周边省市救援力量协调联动的效率。

  健全军地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建立完善与警备区及驻军应急响应制度,实现运转顺畅的军地协调、信息共享共用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军队参加抢险救灾行动的应急指挥协同、常态业务协调、军地预警和险情灾情通报会商、军地应急预案衔接和联训联演、军地应急救援联络员、灾情联合勘察、兵力需求提报、应急资源装备互相支援协同保障和慰问奖励抚恤等机制。

  健全应急物资储备、调用机制。健全各类储备物资管理办法,完善应急物资调运调用机制,重点完善水、电、油、气、粮食等战略资源应急储备和应急调度制度。构建市、区、市各相关部门应急物资储备的信息共享与协调调度机制。

  建立健全应急资金保障制度。加大应急资金支持,纳入各级年度财政预算,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保障机制。支持社会应急力量发展,鼓励公民和社会力量提供物资、资金和技术支持。

  建立调查评估机制。推动建立重大灾害事故调查评估机制,针对灾害事故等级分级分类开展调查评估。依法开展事故调查,完善事故挂牌督办制度,建立责任追究、整改措施落实等情况评估机制,加强事故统计分析和预警。形成属地政府、职能部门、议事协调机构、权威专家共同参与的调查评估体系。强化评估结果运用,查找灾害事故防范短板,吸取教训,推进从政策、制度、标准、技术等深层次整改提升。

  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估机制。推动考核评估规范化,落实下考一级,一板块一部门一清单,开展挂帅摘牌活动,序时推进目标任务完成。

  深化源头治理,注重规划设计和产业升级。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实施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修订完善安全设防标准。制定完善《南京市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依法淘汰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产能,以推进八大产业链强链补链专项行动为契机,推进国家级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严把项目准入关,合理布局内部企业,完善区域内公共设施,做好安全生产源头管控工作。

  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对新产业、新业态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风险评估和动态管控,科学研判管控新能源充电桩、景区存量及新增高危游乐设施、无人机、网约车等增量风险,强化建设施工等领域变量风险应急救援与处置能力应对举措。将企业和小型场所单位的风险防控能力水平结果纳入“安全信用脸谱”。推动工业企业严格落实《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规定》,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等,加强动态分级管理,落实风险防控措施,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实施安全生产负面清单管理,加大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事故多发易发领域的隐患排查。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化工园区进一步严格落实封闭化管理。实施企业安全审计制度,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水平,保障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一年小灶”成果,深入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八项任务”,加强城镇燃气、工贸、农林渔业和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开云网站、重点区域、重点场所,落实清单化任务管理和挂图作战工作机制,开展重难点问题集中攻坚。建立专项整治成果评估推广应用机制,总结推广专项整治在责任体系、工作机制、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

  1.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推动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2022年底前所有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工艺装置的上下游配套装置必须实现自动化控制。深化精细化工企业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化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等考核达标率100%。2022年底前,所有化工生产企业建成集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信息、企业安全风险分区信息、生产人员在岗在位信息以及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信息于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

  2.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南京市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实施方案》,到2021年年底前,完成5座停用尾矿库闭库销号;到2025年底前,力争完成4座尾砂回采的尾矿库库区所有尾矿回采,恢复地貌,彻底消除尾矿库安全隐患。严密管控重大安全风险,对尾矿库“头顶库”、单班入井超过30人的非煤地下矿山等高风险矿山逐一进行专家会诊。开展尾矿库汛期安全专项检查,督促企业进行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3.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活动,上线运行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系统,对抽查发现的严重违法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推动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落地。全面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集中整治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地下空间、大型商业综合体、化工企业、群租房以及老旧场所、新材料新业态等场所领域的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

  4.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客货车安全源头整治,组织开展货车非法改装、“大吨小标”专项整治,加强在用客车使用性质排查整治。进一步加强旅游客运、长途客运、危险货物运输、校车、城市工程运输等重点车辆运输安全治理,深化货车超限超载治理,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监管,严查突出交通违法违规。进一步完善道路安全防护保障,加强对临水临崖、连续长陡下坡、急弯陡坡等重点路段和危桥改造整治。定期组织对公路安全状况进行评定,加强对事故多发等路段的隐患排查整治。

  5.交通运输(民航、铁路、邮政、水上和城市轨道交通)和渔业船舶安全专项整治。开展铁路沿线环境、公铁水并行交汇地段、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和铁路营业线工程施工安全专项治理。开展邮政寄递安全综合治理和邮政涉恐涉爆专项治理。加强船舶碰撞桥梁隐患和商渔船防碰撞专项整治,开展渡口渡船、水上游览区游船安全整治,强化水上涉客运输、砂石运输、船舶载运危化品运输治理。从严港口危险货物作业、港口安全防护距离监管。强化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检测养护、设备运行维修、行车组织、客运组织、运行环境、进站安检、大客流应对、暴恐袭击等各类风险管控,开展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对渔船不适航、船员不适任情形以及渔港水域安全、消防安全、安全配套设施等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对安全隐患突出的地区和作业渔船进行重点整治,严厉打击渔船超员超载超风级超航区航行等行为,开展渔业船员专项整治。

  6.城市建设安全专项整治。开展对建筑年代较长、建设标准较低、失修失养严重的城市危险房屋和老楼危楼的排查整治工作。依法严肃查处擅自改变用途和使用功能的建筑(包括快捷酒店)、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和布局的建筑、违法改扩建的建筑以及擅自对地下空间进行开挖的建设等行为。强化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起重机械、高支模、深基坑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控,开展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控、高处坠落防范、“三违”现象整治为重点的施工安全专项整治。

  7.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全专项整治。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安全风险评估完成率100%,集约化可视化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成率100%。加强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及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内仓储物流园区、港口码头、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区域安全管控。着力深化高新区内涉及冶金有色、高温熔融金属、冶金煤气、深井铸造、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生产或研发企业的安全管理。

  8.危险废物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开展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排查,督促相关单位严格落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建立完善危险废物由产生到处置各环节转移联单制度。建立部门联动、区域协作、重大案件会商督办制度,形成覆盖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运输、利用、处置等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开展重点环保设施和项目安全风险评估论证,开展“煤改气”过程中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开展渣土和垃圾填埋、污水处理过程中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加强粉尘企业安全风险管控。

  基于南京市企业(小型场所)“安全信用脸谱”系统细化安全生产信用监管制度,积极建立信用承诺、信用修复、守信联合奖励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按照失信行为发生的领域、情节轻重、影响程度等,严格依法分别实施不同类型、不同力度的惩戒措施。进一步扩展“安全信用脸谱”系统功能,对安全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在项目审批、资金扶持、免除检查、停限产豁免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激励优质企业在行业领域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安全信用等级低的企业和小型场所(单位),加大执法检查和随机抽查频次,对失信主体依法依规实施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促使企业积极提升安全生产信用。

  推动将市、区、街(镇)三级应急指挥和不同部门的应急指挥功能与任务整合进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应急信息沟通、应急调度、应急决策等应急指挥关键环节的实时共享互通,建立模块化、标准化的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区级应急指挥中心,完善区级指挥调度机制。

  推进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的常设成员单位与非常设成员单位的工作制度,制定现场应急指挥部与总指挥部的组成结构标准,制定应急指挥装备与技术的标准规范。

  加强各级应急指挥人员应急救援意识素养、政策水平、理论和实战能力培养,提高应对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加强应急救援专家库建设和应急科技决策支撑,通过可视化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并结合“一图一库”,推动多部门协同作战,提升科学决策指挥、处置能力。

  建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坚持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的发展定位,出台南京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组织实施专业技能训练,配备并维护保养装备器材,提高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能力。提档升级南京省级区域性灭火救援中心,承担“区域性+主灾种”灭火救援攻坚任务。在江北新区设立消防救援机构,服务江北新区高水平建设。

  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市区分别建设不少于5支和3支重点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一体两翼一流域”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持续提升水上救援能力。进一步完善大跨度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高层灭火救援专业队、地铁救援专业队、山丘救援专业队等,提档升级石油化工重型编队、地震重型救援队、水域救援大队等人员、车辆、装备和器材。加大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与区域专业救援力量合作,组织联合演练,全方位加强全市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

  强化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优化基层消防站点布局,大力发展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消防执勤点,支持社会救援队伍建设,有效补充消防救援力量。督促企业按标准建立专职消防队或微型消防救援站,深化联勤联战机制,实施“一体化”指挥调度。

  提升应急预案效能。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构建覆盖全区域、全灾种、全行业、全层级、全过程的应急预案,完善部门、区、街(镇)、企业预案及配套支撑文件编制,实现政府部门之间、部门与企业之间应急预案衔接。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强化应急演练准备,提高演练实战性。建立应急演练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优化和规范管理。推进应急预案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建设工作,紧贴实战化场景,建立事故灾难、自然灾害预案编制、管理、演练数字化集成平台,实施全市24个专业应急预案数字化改造,构建应急预案信息数据库,推进区级重点应急预案和高危行业、企业应急预案数字化。

  提高应急物资保障水平。系统规划、科学优化储备市、区、街(镇)三级物资储备体系,优化重要物资产能保障,创新储备管理机制。推进区级物资库、街(镇)储备点布局与建设,合理配置应急物资。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政府和企业、实物和产能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分类分级落实储备责任,完善储备模式。根据本地区易发多发灾害类型,编制本地储备物资的目录,市、区、街(镇)根据目录储备一批实物,鼓励生产企业和大中型商贸物流企业参与社会应急物资储备,保持合理社会库存总量。构建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平台,归集、调度各类物资储备权属、品种、数量、分布等信息,实时掌握实物储备、协议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动态。积极参与物资储备体系区域协作,重点参与长三角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一体化布局,提升区域物资储备组织保障能力。

  推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优化中心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和紧急避难场所布局,完善应急避难场所物资配备。充分利用公园绿地、民防工程、大型场馆和学校等设施融入应急避难功能,做到一场多用、一建多能。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落实九龙湖公园、仙林湖公园、江宁体育公园中心等示范性应急疏散场所的建设,并在市区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逐步将地下空间与避震疏散场所统筹使用开云网站。制定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明确规划、建设、管理维护单位职责,规范和加强应急避难场所日常维护、启用运行及关闭管理等工作,提高避难场所的应急服务和保障能力。组织开展应急避险和应急避难场所启用、关闭演练。

  强化应急交通运输保障。推进建立高效有序的应急交通保障体系。加强应对重特大灾害应急交通保障组织,着力破解特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难题。细化各类灾害情况下的交通保障预案和方案,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最快速度落实运力资源,有序开展紧急运输工作。建立健全抢险救灾车辆免费快速通行保障机制,落实抢险救灾社会力量车辆优先加油、加水、餐饮、车辆维修等服务保障工作。推广应用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高技术配送装备。一般灾害情况下,干线公路路段抢通平均时间快于8小时。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强化专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的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确保在突发事件和极端灾害情况下通信畅通。加强现场移动指挥平台、远程数据传输装备及通信终端建设,实现现场信息采集报送,为快速反应、科学决策、高效指挥提供技术支持。强化市、区应急救援队伍应急通信装备的配置,基层各类专业救援队伍小型便携式应急通信终端配备率达到100%。全面提升各级应急通信保障队伍专业素质与技能。

  推进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工作,为城市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完成城市主城区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建立动态风险数据库。开展以区为单位的森林火灾风险评估,完成灾害重点区整治与防御工作。加快开展易受台风等其他自然灾害影响重点设备设施的风险调查。全面实施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提高城镇老旧小区防灾减灾能力。

  健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重点区域气象、水文监测预报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对气象、水文、地质等多灾种和灾害链的综合监测、风险识别、预警预报、精准治理水平。加强团雾等恶劣天气监测预警技术、装备研究和应用。实施金陵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系统等项目建设,推进从“人防”向“人防+技防”转变,提高地质灾害、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应对水平。灾害事故信息发布公众覆盖率达95%以上。加强水雨情会商研判,提高洪水、干旱预测预警能力。

  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合理配置各类减灾资源,优先安排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减灾工程项目。加强江河湖库堤防建设,提高防洪标准,加快完善城市排水体系,加强重点涝区治理,提升城市抗御暴雨台风能力。加强人防工程、地下空间、大型场馆等应急“缓冲带”建设,提升城市安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建设、管理效能,促进平战结合、提高使用效率。统筹推进市政管网、综合管廊、交通枢纽、通讯保障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强化与市政设施配套的安全设施建设,及时更换和升级改造,确保遇有重大灾害事故,城市功能快速调整修复,群众生产生活不受较大影响。

  开展重要公共建筑物抗震性能鉴定,强化抗震设防审查管理。加固城市市政设施,提升城市抗震设防水平与抗灾能力。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推进先进技术在群测群防工作应用,开展日常科普宣传和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完善防汛工程调度管理体系,强化应急物资管理和队伍建设,加强培训演练,完善防汛检查、巡查和险情报送制度,落实人员待命,提高发现问题能力和险情抢护效率。对重点灾害隐患点采取避险搬迁和工程治理措施。分批分期开展地质灾害专项治理项目。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林火阻隔系统,推进矿山环境治理恢复,推进湿地公园建设。

  建立健全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机制,重点围绕应急处置和救援阶段应急决策指挥对相关信息的需求建立快速评估机制,形成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和开展快速评估的程序化、专业化的工作流程,为灾后重建提供依据。及时对灾害进行应急抢险,对受灾害隐患威胁的居民实施避险搬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开展灾害事故的调查反思,检验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及时修改完善预案机制,组织开展相关安全问题的全面排查和整改。健全灾害风险管理的标准、规范、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风险评估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

  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工作规程,提升救助时效性、科学性、规范性。强化应急救助,确保自然灾害发生10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安置。建立健全资金物资保障机制、救灾资金快速下拨机制和应急救助阶段救灾物资紧急采购机制。妥善安排过渡期生活救助和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发布和修订情况,结合南京实际,推动《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南京市电梯安全条例》《南京市应急管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细则》《南京市应急管理执法办案证据规格》《关于统筹解决全市危险化学品储存问题的意见》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修订实施。建立健全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隐患排查、避难场所等相关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研究制定《南京市企业安全信用脸谱四色评价标准》等地方标准,形成企业和小型场所单位“安全信用脸谱”规则。梳理分析现有安全生产标准,制定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使用等方面规范性文件或地方标准,制定风险隐患共同排查、应急响应和处置、应急救援队伍调度、应急物资调配、应急平台数据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理成果的制度化。

  全面梳理、规范和精简执法事项,规范市、区执法重点,市级执法承担法律法规直接赋予本级的执法职责,组织查处辖区内跨区域和具有重大影响的复杂案件,区级执法关注日常执法检查、一般违法案件查处。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双随机”和自由裁量基准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法制审核制度,实施“分级分类”精准化执法,重点加强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整治中的执法力度。全面推行跨部门联合检查机制,上线覆盖市区两级“金陵安全联检系统”。完善安全生产执法纠错和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发布重点监管对象名录,公开执法检查依据、内容、标准、程序和结果。实现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防范转变,从表象监管向本质监管转变,从定性监管向智慧监管转变。强化执法全过程监督,公开执法权力事项,强化监管监察的内部职能,严格执行执法标准,建立权力责任清单。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

  深入开展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基础设施建设及装备配备标准,保障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工作必要的办公场所、车辆、通讯、执法监察、安全防护、应急救援等设施装备。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水平,配齐个体防护、执法保障、执法过程、测量侦检等方面通用装备和危险化学品、工贸监管等方面专用装备。

  强化监管监察执法力量。统筹配置执法资源和执法力量,配齐配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专业人员,推动执法力量向基层和一线人、化工重点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建立不少于10人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具有化工安全生产相关专业学历和实践经验的监管执法人员数量达到在职人员的75%以上。

  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专业化素质。建立执法人员入职培训、定期轮训和考核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入职培训不少于3个月,每年参加不少于2周的复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专业性培训,提升专业知识储备,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矿山、烟花爆竹等领域基层监管人员的监管能力。严格按照职业标准,提升监管人员职业素质,确保监管工作更加规范化,为持续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动力。加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救灾等领域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一线执法人员履职能力。强化集中式业务培训,采取网络在线和现场培训相结合,常态化开展培训,针对新发布的法律法规、新出现的技术装备,特别是现场检查执法进行重点培训。发挥科研院校和实训基地作用,保障支撑基层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培训。

  加强应急信息化基础建设。以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契机,加快推进智慧应急管理信息化迭代升级,以“智慧应急”为统领打造应急大脑。统筹推进各部门应急数据兼容、资源互享,实现融通应用。加快“金陵应急宝”应用场景的开发市场化运作,打造区域性乃至面向全国的“互联网+安全生产”服务交易平台。

  提高应急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大数据治理中心实战化运行,助力应急管理精准治理。建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智慧监测预警、智慧应急救援指挥、“互联网+监管”“互联网+执法”“互联网+政务服务”、智能化应急装备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展应急管理领域5G试点,支撑掌上执法、掌上指挥、掌上办理等业务模式。进一步提升城市安全风险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自动预警能力,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提升预警信息发布速度和精准能力。

  引导应急科创产业协调发展。推进高危行业领域“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加强先进技术装备应用,制定应急科技装备年度推广计划,在全市范围推广使用一批先进应急技术救援装备。加强自主创新,在税收、专项资金方面予以倾斜,提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应急科技装备自主研发的积极性。鼓励应急科创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先进应急科技的基础之上进行再创新。加强与国内外不同区域间的应急管理、科技交流,吸引国内外应急科创企业落户南京。

  健全应急技术产学研链条。明确应急技术装备重点发展方向,指导应急安全和应急产品的研发,制定市、区政府“十四五”年度应急科技发展计划,满足社会各方面不断增长的应急产品和服务需求。保护知识产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南京应急产业发展亮点。推进应急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供给和需求资源的充分融合。

  强化应急科技政策引导。有效发挥南京人才智力优势,提高应急安全科技研发专项资金投入,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应急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应急科技企业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创新应急科技平台建设管理政策,对重大应急科技攻关实行揭榜挂帅,完善应急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各项政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研发主体大胆突破、协同创新。

  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建设。引导鼓励在宁高校开展应急学科建设。根据现阶段应急人才缺口,制定应急学科人才引进计划,加大高层次应急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对高层次应急科技人才给予科研自主权,让应急科技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开展领导干部培训、干部专题培训和干部入职培训,提升各级应急管理干部专业技术水平、专业管理能力。推进企业应急知识培训,实现从业人员懂应急、会应急、能应急。

  全面开展培训教育。召开市、区理论学习中心组安全生产专题学习交流会,举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专题研究班,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将习重要论述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列为主体班次必修课程,各板块、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和单位将习重要论述纳入干部在线学习和日常教育培训重要内容。每年组织开展安全监管干部轮训,不断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和履职能力水平。

  全覆盖开展专题宣讲。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市各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和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开展一次安全生产专题宣讲,系统宣讲习重要论述。深入企业一线宣讲,组织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宣讲活动,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宣传教育两个“全覆盖”。

  全方位组织宣传贯彻。各级党委和政府将学习宣传贯彻习重要论述作为工作重点,纳入各项安全宣传活动,部署开展经常性、系统性宣传贯彻。组织开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大讨论、“书记和市(区)长说安全”活动。强化公益宣传、社会协同服务和舆论监督,发挥媒体平台作用,各级主流媒体在报、网、端、微等平台开设专题专栏。

  建立应急文化常态化宣传机制。实现重点时段宣传和日常宣传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完善应急、宣传、文化、司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机构的沟通工作机制,探索多部门联合深入开展安全应急文化创建,多角度、全方位夯实安全应急文化的群众基础。

  扎实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开云网站,以“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为契机,组织开展安全应急文艺汇演、书画摄影展览、文化课堂、主题征文等一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安康杯”“青年安全示范岗”等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的浓厚氛围,切实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

  推进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以全国综合示范社区创建为引领,切实加强基层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力争创建4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扎实开展市级演练社区活动,通过演练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灾害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不断提升基层社区的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到2025年底,全市120个以上社区完成市级演练社区活动。

  加强宣教科普基地建设。大力开展安全应急教育体验场馆、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等宣教载体建设,建成或更新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等一批具有较强示范和警示作用的安全应急文化示范基地,推动建设城市安全文化主题车站、城市安全文化主题公园。

  积极探索多渠道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强化保险机构灾害事故预防服务。在非煤矿山、烟花爆竹(批发)、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液氨制冷、船舶修造拆解等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和危险化学品等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2022年底,应保企业参保率要达到100%。依托南京应急管理“181”信息化平台建设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子系统,推进安责险全流程线上运行和数据融合。持续开展民生自然灾害保险,积极开展应急救援人员人身险、社区公共安全综合险等险种的创新和推广。鼓励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等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风险防控、事故调查、善后补偿等工作。

  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健康有序发展。鼓励社会化力量参与安全生产,积极培育安全服务新业态,推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专业化、职业化进程,对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实现注册认证管理,确保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救援能力、救援装备达到应用的水平。出台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日常管理、紧急征用规范;加强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权益保障,探索建立社会应急救援队伍资金奖补机制,形成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紧急征用、补偿和奖励办法。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社会应急力量进行广泛宣传,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对标国家、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标准,强弱项、补短板,提升城市安全源头治理、风险防控、监督管理、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全市城市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初步建立,有效防范遏制社会影响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南京市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创成国家首批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开云网站。

  2.加强城市地下空间风险管控。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摸底调查,理清基础情况,排查安全隐患。推动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信息及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建设。强化工程施工前期勘探和地下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管。

  3.建设南京市智慧电梯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在“一库五系统”等应用的基础上,建设电梯大数据信息交流业务应用高端平台,服务于监督检验、安全管理、应急救援、职业技能评价、技术服务,实现电梯全寿命周期业务办理信息化、电梯救援应急处置智能化、电梯有效数据信息共享化、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场景化、基础设施配套设备可靠化。

  4.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智慧工地”建设。2021年所有政府投资规模以上新建工程实现智慧工地全覆盖,逐步实现基于智慧工地安全相关的大数据分析;2022年后,在智慧工地优先发展安全应用的基础上,逐步推进BIM技术、材料管控、质量管控、绿色施工等关键技术应用全覆盖,逐步形成完善的技术标准和应用体系。

  推进城市安全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实现功能迭代,强化基础支撑和数据资源服务。以“上云用数赋智”,大力培育互联网应急管理新业态为目标,以打造互联网+安全应急服务交易平台为重点,加快“金陵应急宝”应用场景开发和应用。推进建设金陵安全联检系统,统筹全市安全生产领域的监督检查工作,实现对各种检查计划的整合和对重点监管对象安全管理现状的动态分析,使重点更突出、检查更精准。

  2.“金陵应急宝”应用场景建设。加快5G技术在应用场景开发中的应用,推进先进技术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加快打造十大应用场景,即应急管理业务专家服务、救援场景同框会诊、应急救援资源使用、安全评价服务超市、安全资格培训服务超市、小型单位(场所)安全管家超市服务、安责险业务、申报备案“零材料审批”服务及其他与城市安全发展相关的应用场景。

  3.金陵安全联检系统。开发建设基于应急管理“181”平台的安全联检子系统,依托大数据智能算法,针对安全生产领域各部门承担的不同监督管理职责,综合各部门检查时间、对象、人员等要素,生成联合检查任务,建立完善分级分类差异化执法和跨部门联合检查机制,解决重复监管、协同不力、政策多门、要求不一等问题,推进精准化执法、差异化管理,确保“监”到关键处,“管”到紧要处。

  建设与南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应急救援力量,提升应急救援和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实现层次特点鲜明、辐射布局科学。升级改造市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

  1.“全灾种”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项目。市区分别建设不少于5支和3支全灾种重点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充分依托行业部门专业队伍、国有大中型企业等现有优势救援力量,针对洪涝灾害、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和危险化学品、矿山、地铁(隧道)、城市公用事业和水上事故等重点领域建立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一体两翼一流域”的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加快推进国家水域救援南京大队建设,进一步加强山岳、高层、隧道、地震等专业救援能力建设。

  2.物资储备仓库改造工程。按照省“十四五”相关规划对城市储备库容规模要求,启动市级物资储备库一期工程提档升级和二期改造工程,重点进行信息化建设。完成应急物资可视化、调运流程信息化、物资管理智能化。

  3.石化装备安全保障技术研发与应用江北基地工程。主要包括危化品承压罐车检验车间、危化品常压罐车检验车间、危化品罐车维修车间、危化品罐车检验服务综合楼、油气管道内检测试验厂房、承压特种设备安全保障技术研发楼等六栋单体建筑。

  摸清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市各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建设灾害预警防控系统。

  1.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开展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风险隐患普查工作,着力开展自然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和环境等承灾体调查与评估,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与评估,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等工作。

  2.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程。在全市范围自然灾害易发区域、重点区域加强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率100%、避险移民搬迁率100%,隐患点、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覆盖率100%,制定城市易积淹水点动态排查整改治理计划,年度积淹水点整治建设任务完成率100%;出台危旧房屋整治计划,危旧房屋隐患点逐步整改完毕;建设应急救援中心,提高自然灾害防治科技化装备应用比例。

  3.南京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数据库。数据库主要包括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单灾种风险要素调查数据、主要承灾体调查数据、历史灾害调查数据、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数据,主要灾种重点隐患数据等,数据主要以区级行政为单元,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规范,在保密要求的范围内进行适度共享。

  4.南京市地震灾害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南京市地震灾害应急基础数据库”,同步纳入“南京市地震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共同建设,主要包括行政辖区、人口、经济、水电气及通讯等生命线工程、大中型企业、涉危涉爆等重点目标、学校医院等人群密集场所、建构筑物情况、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分布等等,并预留数据更新接口;开展地震预警系统建设与推广工程。采取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合作共建的方式,针对危化企业和人员密集场所,安装地震预警和地震烈度终端设备,建设快速通道,打通预警信息发布的末端环节,提高南京市突发地震事件的应急应对能力,争取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做出有减灾实效的预警服务。

  5.金陵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系统。基于南京网格化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和应急管理“181”平台“城市风险源(重点防控目标)”库,建设“金陵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系统,依托气象部门对“灾种、时段、范围、等级、风险类型”等气象及次生灾害数据进行精准化研判推送,将气象灾害短时临近预警响应需求与责任单位(人)、物资装备等政府、社会应急力量资源进行智能化匹配,针对每处(个)重点易受灾人群、空间、危险房屋、城市部件以及其他承灾体,逐条生成“响应工单”,按照“网格化”机制落实责任,形成通知巡查、消险撤离等响应处置闭环。

  推进应急文化教育体验基地和应急宣教平台建设,提升市民安全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建成城市安全文化主题车站,全面提高防灾减灾科普效能。

×

扫一扫关注 集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