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 开云新闻中心 > 媒体通稿

开云网站科技人才政策信息(2023年第11期)

  开云网站◆新华社上海11月30日电 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30日上午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统筹龙头带动和各扬所长,统筹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统筹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在推进共同富裕上先行示范,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要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来源:新华社)

  ◆11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的批复。《方案》提出,便利引进人才签证办理,为短期来华科研等提供签证便利。为持有居留许可的外籍专家入出境提供通关便利。在全市范围推广外国人工作许可、工作类居留许可“一口受理、并联审批”。持有效签证或居留许可拟在京工作的外籍高端人才可在境内直接办理工作许可。探索建设外籍人才办事“单一窗口”,推动跨部门一站式办理、跨地区信息互通互认。推动在京成立国际人才合作组织。优化在京外籍人才薪资收入汇出业务办理模式。(来源:中国政府网)

  ◆11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加强人形机器人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鼓励人形机器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共同培养跨学科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增强高水平人才供给。加强职业教育、技术再培训等,大力培育产业应用型人才。加强高端人才海外交流引进,健全人才服务体系,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1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方案》指出,试点城市和园区要加强科技支撑引领,支持科研单位、高校、企业等围绕绿色低碳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要创新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机制,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支持和引导企业积极应用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努力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要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推动完善碳达峰碳中和学科体系。(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

  ◆11月10日,中央宣传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等十三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意见》提出,通过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和重大项目实施等多种途径,加快培养文物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优化文博事业单位岗位结构,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70%,并相应提高科研人员比例。培养和造就一批文物领域中青年科研骨干和创新团队,注重发现和培养文物保护利用方面的大师、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试点一批研究型文博单位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时享受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政策。(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11月23日,国家标准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标准化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计划》提出,要完善标准化人才激励机制,积极推荐标准化人才参与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等相关评选表彰,推动将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纳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表彰。符合条件的标准化人才按规定享受现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完善地方标准化人才引进配套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人民政府对标准化人才在就业开云网站、购房、落户等方面给予倾斜。(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11月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应用高地若干政策》。《若干政策》指出,制定安徽省通用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业职称评审标准,畅通通用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动态开展评审认定。对在皖落地的通用人工智能领域重点企业创始人、核心骨干,开辟高层次人才认定绿色通道。对通用人工智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省统筹相关基金资金予以扶持。(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

  ◆11月8日,山西省委办公厅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山西省科技研发人员倍增计划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将从大力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培养科研人员优势、加快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进科技型企业倍增提质、加强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强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生医疗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方面部署实施科技研发人员倍增计划,促进科技研发人员数量大幅增长开云网站。(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

  ◆11月9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若干措施》。《措施》提出,畅通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渠道,在公共招聘活动中设立民营企业专区。建立民营企业职称评审“直通车”,深化“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允许技术实力较强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单独或联合组建职称评审委员会自主开展评审,支持民营企业员工自主报名参与职称评定。探索开展校企联合培养项目,鼓励民营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合作。(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网站)

  ◆11月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进一步支持种业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暂行)》。《措施》提出,鼓励企业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吸纳种业创新人才,促进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企业聚集。支持企业创建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和专家工作站。对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的种业企业,省财政一次性给予一定的建站经费。对设立院士工作站和专家工作站的种业企业,按照省与市州(园区)一定的比例配套,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将种业企业人才纳入“昆仑英才”等人才培育工程评选范围。(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网站)

  ◆11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若干措施》。《措施》提出,发布民营企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开展多层次引才活动。民营企业参与省级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的核心骨干,优先支持申报省级重点人才工程。打破户籍、身份、档案等制约,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首次申报职称评审时,满足相应条件的可直接申报评审相应级别职称。对接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集群,培育建设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县域经济产教聚合体。(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11月10日,云南省科技厅等六部门发布《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意见》。《意见》提出,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创新型企业等要建立完善制度,鼓励科技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把服务基层工作经历和工作实绩作为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奖励性绩效发放、考核评先评优等方面的重要内容。承担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的,必须把服务基层作为约束性考核指标。各级职称评审机构要为服务基层科技人员设立绿色通道,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可设置专门推荐渠道,可打破学历、资历限制,提前申报上一级职称。(来源:云南省科技厅网站)

  ◆11月14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7年)》。《纲要》提出,实施更加精准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支持政策,鼓励开展基于信任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定向支持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在兰白两区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技术攻关。加大省级科技计划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开云网站。鼓励科技创新基地积极推进科研项目负责人及科研骨干队伍年轻化,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情况纳入科技创新基地绩效评估指标。支持兰白两区与区外高校院所开云网站、企业等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交流合作关系,柔性引进一批产业急需科技人才。探索签用结合机制,对重点领域柔性引进急需紧缺科技人才实施“院校聘用、企业使用”。(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网站)

  ◆11月1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国家级和省级人才工程作用,瞄准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企业经营管理变革等关键环节,支持优势产业集群加速集聚高水平产业领军人才和卓越工程师,打造一批产业人才聚集的区域高地。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职称评审机制,探索实行高级职称申报举荐制。(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

  ◆11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探索建立重点产业高端人才举荐制度,健全“以才引才”机制,大力引进能突破省行业共性技术瓶颈和引领产业发展变革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一人一策”方式给予综合支持。开展引进首席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团队科研经费稳定支持机制试点。优化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整合设立省青年科学基金,新增创新、优秀、杰出、攻关等4类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完善基础研究青年人才发现、遴选、培养和稳定支持机制。鼓励台湾青年科技人员参与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

  ◆11月17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2027年)》。《意见》提出,加强人才计划支持,在申报资格条件上根据企业人才特点予以适当倾斜,探索省级高层次人才计划适当放宽企业人才年龄限制。改革人才计划遴选机制,吸纳企业家、企业人才参与专家举荐和集中评审,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领军企业开展人才计划自主评审。支持企业引进的急需人才纳入省级高层次人才“编制池”,对于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从事工程相关工作的,可按程序认定为浙江省卓越工程师培育支持对象。支持企业面向创新大国和制造业强国引进海外工程师,省财政通过“因素法”分配方式对所在市县予以补助。开展山区26县、海岛县人才飞地内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在子女就学、购房资格等方面享受飞入地同等待遇的试点。(来源: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网站)

  ◆11月2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方案》提出,优化“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内地”等柔性引才机制,通过产业集聚,吸引更多高水平数字化人才在大湾区创业就业。支持港澳充分发挥国际科研合作平台的独特优势,引进内地及世界的创科领军人才、科研团队和企业,促进跨领域科研合作。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大湾区居民出入境和通关便利化,加快推动“高精尖缺”人才便利跨境通关。(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

  ◆11月23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北京市关于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提出,加强新型储能产业领军人才引进,为在京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和全面保障,特殊人才引进可“一事一议”研究;支持新型储能企业开放创新验证平台,建设实训基地,为院校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加快培养储能产业高技能人才;鼓励产业集聚区对新型储能领域重点企业引入人才,在子女入学、落户、住房等方面提供优质便捷服务。(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

  ◆11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四川省开发区发展规划(2023—2027年)》。《规划》提出,探索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等管理制度,建立以员额总控和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员管理制度。放宽开发区用人自主权支持采取市场化方式引进急需专业技术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完善绩效激励机制。(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11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开云网站。《方案》提出,着力构建产业和人才融合发展生态,聚力园区高质量发展。依托产业人才政策举措,持续推进招才引智,招引一批特色产业领军人才和团队。支持园区企业申报本市人才培养项目和重点产业领域人才专项。支持园区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育特色产业“上海工匠”。优化人才事项办理,为人才入园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建立园区、学校、企业融合的市域产教联合体,为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

  ◆11月3日—5日,科技部人才中心与昆山市科技局在昆山联合举办了第三期科技领军人才交叉创新荟活动。此次活动结合昆山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技术创新的需求,搭建了科技领军人才与企业技术需求的精准匹配和高效对接平台。在交叉创新案例分享和现场调研环节,40余名国家科技创新和创业领军人才围绕交叉创新前沿与趋势、产学研合作、创业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11月13—17日,“2023年科技部系统新录(聘)用人员初任培训班”成功举办。为推动科技部系统新录(聘)用人员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增强政治机关意识和履职能力,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科技部人事司会同人才中心在京举办“2023年科技部系统新录(聘)用人员初任培训班”,来自科技部机关、直属事业单位、科技日报社的74名学员参加培训。

  ◆11月16日,科技部人才中心在深圳成功举办西丽湖论坛之科技领军人才成果应用主题论坛。论坛邀请了来自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原院长洛赫先生、西湖大学许田副校长分别以发现技术转化的价值、高质量孵化的转化创新为题做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北京佰仁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享了技术创新产业价值实现、研发与产业化的成功案例;高校院所创新领军人才和企业创业领军人才以项目路演方式现场发布拟开展产业转化的创新成果。来自全国近百位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投资人和科技管理人员参加论坛。

  ◆11月23—24日,科技部人才中心联合杭州市萧山区科技局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共同举办科技领军人才萧山行暨“湘湖人才”青年学者论坛。来自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电池、高端医疗器械、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萧山区行业龙头科技领军企业代表,海内外青年博士人才共10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参会的科技领军人才分别就电解制氢、医疗磁共振成像、动力传动技术、合成生物制造、无人系统智能控制、智能影像基因组学等研究方向分享研究进展与成果,与参会的企业、研发机构代表和青年人才共同探讨技术转化合作,并对当地重点企业和研发机构进行了实地调研。

  ◆11月25—26日,科技创新CEO特训营(第六期)结业答辩会及结业典礼在北京举行。60位来自全国各地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CEO特训营(第六期)学员进行结业总结,学员纷纷表示,特训营课程体系针对性强,契合科技创业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需求,使得参训学员企业商业模式更加清晰,科技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显著提升,希望多组织后续性活动,建立学员长期跟踪和学习交流机制。问卷调查显示,学员对特训营的满意度达100%。

×

扫一扫关注 集团官方微信